关于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推荐对象的公示

根据全国绿化委员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开展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函〔2021〕111号)和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根据全国绿化委员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开展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函〔2021〕111号)和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反馈全国绿化评选表彰初审结果意见的函》要求,通过自下而上、逐级推荐、层层审核把关,报全国评选表彰领导小组初审同意后,经组织考察、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省评选推荐领导小组拟正式推荐果洛藏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等8个集体为先进集体,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服务中心四级技工谢顺邦等4名同志为全国绿化劳动模范,青海省林业草原规划院正高级工程师汪荣等4名同志为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

为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根据有关规定,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2月15日至2月21日。公示期内,如对拟表彰对象有异议,可以通过来电、来信、来访等方式实名反映(信函以到达日邮戳为准)。

联系单位: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政策法规和表彰奖励处

省林业和草原局

联 系 人:汪西荣  朱彩  李勤奋

联系电话: 0971-6365022  0971-8258205   0971-6365007

传  真:0971-6365021

电子邮箱:qhzaolinchu@126.com

通讯地址:西宁市西川南路25号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附件: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青海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2年2月14日

 

 

全国绿化先进集体(8个)

 

1.果洛藏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立足实际,科学探索发展,以国家公园试点为基础,以林草长制为抓手,各部门协调联动,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州创建1个省级森林城镇和2个省级森林乡村,以大武镇为重点开展城区造林绿化投资11221.94万元,绿化面积达5025亩,栽植各类苗木118.67万株,完成了所有机关庭院、居民小区、各类学校、医院、道路和城区周边公共绿地造林面积达5000亩的目标。城市绿化率提升2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19平方米,城市景观面貌不断提升。果洛州森林覆盖率由2016年13.0%提升到了2020年13.4%,天然林(公益林)资源进入了全面恢复和稳定发展的新阶段。各级干部群众充分发扬“甘于奉献、敢为人先”的尕布龙精神,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全州宜林地区城镇、学校、寺院等造林绿化成效显著,昔日漫天黄土的果洛变成随处可见“绿”的高原美丽城市。

2.乌兰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乌兰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以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为重点,实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重点工程。全县造林、育林面积达120.91万亩(退耕还林造林育林57.08万亩、三北防护林造林育林37.33万亩、青海湖流域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13.60万亩、其它造林育林12.90万亩)。根据“十三五”防沙治沙目标责任书,下达我县防沙治沙总任27万亩。截止2020年底,实际完成防沙治沙总面积62.85万亩。“十三五”累计完成投资7.77亿元。在国土绿化三年提速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时限内,乌兰县提前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我县的国土绿化三年提速行动30.5万亩的总任务,实际完成31.07万亩,综合完成率达101.9%。其中连续两年超额完成国土绿化任务。全县完成有害生物防控任务,成灾率0‰、无公害防治率达到98%以上、测报准确率98%以上、种苗检疫率达到100%,从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事故。

3.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处:根据工作职责,综合管理全省林业和草原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导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以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工作,负责全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承担古树名木保护、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组织实施荒漠化、沙化防治重点生态工程组织、指导沙尘暴灾害预测预报和应急处置,承担省绿化委员会具体工作等。处室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深入贯彻“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坚决扛起国土绿化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苦干实干作风,大力弘扬“新青海精神”,共同落实高位推动国土绿化要求,努力探索系统治理路径,实现防沙治沙历史性转变,营造了全民绿化的新气象,走出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十三五”期间,全省完成国土绿化2116.4万亩,创建了18个省级森林城镇和27个省级森林乡村,评价认定了87个国家森林乡村,完成义务植树7900万株,完成防沙治沙任务861.15万亩,为加快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和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提供保障。

4.青海省水土保持中心:经过一代又一代人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努力,将省水利厅长岭沟绿化区建设成为功能齐全、特色鲜明、风景优美、群众喜爱的绿化园区,先后获得全国部门绿化“400佳单位”、青海省国土绿化先进单位、全国十大水土保持精品小流域等荣誉称号。一是综合防护成效突出。30多年来,通过修筑水平条田、客土造林、集流坑整地等多措并举,开展丘陵沟壑区植树造林,使森林覆盖率增加到95%以上,区内山、水、林、路、景及科研设施纵贯交错,成功实现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沟的防护效果,切实推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二是科技发展成果丰硕。省水土保持中心以长岭沟绿化区为平台建立完整的科研体系,开展林木引种试验、节水灌溉示范、水分环境与林木生长的适宜关系研究等,为科学造林提供科技支持,助力国土绿化。三是科普宣传效果显著。省水土保持中心在长岭沟绿化区广建林种配置示范区、科普示范区,打造园林式景观节点,组织开展青少年社会实践、科普宣传等活动,同时利用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营造人人关心、理解、支持和参与国土绿化的良好氛围。

5.黄南藏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围绕筑牢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目标,将国土绿化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由州级党委、政府一把手为双组长的绿化委员会领导小组。连续多年召开高规格国土绿化动员大会、万人上阵的义务植树大会战。大力开展黄河、隆务河流域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实施国土绿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十三五”时期,成功组织实施了三江源二期、三北防护林五期、天保工程二期等重大生态工程,并在全省率先推行“林草长制”,修订林木管护条例。全州累计完成营造林215.21万亩,造林规模、造林质量排全省前列。森林覆盖率较“十三五”初期提高10个百分点。为巩固脱贫攻坚,充分采用当地合作社苗木,吸纳当地贫困群众参与国土绿化,实现了生态、增收的双赢。多次被省州党委、政府评为国土绿化先进单位、林草综合考评先进集体,在治理实践中形成了“水路先行”“水路土树技管”六位一体综合施策的国土绿化黄南经验。试点了全省抗旱造林示范与研究项目、高海拔造林项目,打造了三江源区高海拔造林示范样板。麦秀林场区域性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结果已通过结题验收,为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树立了标杆。并于今年积极申报“2022年中央财政支持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且完成了项目国家答辩工作,为下一步我州高质量推进国土绿化工作奠定了基础。

6.互助土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扎实推进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以及城乡绿化等重点工程,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三五”以来,累计完成国土绿化108.28万亩,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9.1万亩。组织开展大规模春秋两季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完成义务植树704.3万株,创建乡镇义务植树基地53个,面积达5300亩,创办县级领导绿化点9个,建立“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1处,认捐、栽植各类树木1500余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2.34%。结合新农村建设,累计完成村庄绿化188个村、校园绿化22个,创建国家森林乡村8个、省级森林乡村1个、省级森林城镇1个,村庄绿化率达到82%,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县、乡、村公路绿化里程达800余公里。完成县城绿化30余万平方米,县城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408.3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达到455.41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5.02%,绿化覆盖率达到39.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2平方米。南门峡湿地保护与修复、湿地宣教、湿地资源及环境动态监测等项目扎实推进,湿地面积达1.83万亩,湿地率达81.57%。

7.援青干部人才管理服务办公室:援青干部人才是所有援青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青海省委组织部援青干部人才管理服务办公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引导近千名援青干部人才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似水、发展如舟”的绿色发展理念。自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援青工作中始终把人才智力支援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援青工作主旋律,在援青干部人才管理服务办公室的多方协调和援派地的理解和支持下,先后从南开大学、中交生态环保设计院等高水平生态保护科研技术机构引进人才30余名,开展了“三江源区退化草地典型分布区时空动态与关键地形特征研究”“大数据驱动的国产高分遥感高寒草地监测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国土空间用地变化监测方法研究及应用”等研究;积极强化与中组部和援派6省市的汇报沟通,争取在高原生态保护、国土绿化美化等领域探索开展“小组团”援青,在青海绿色发展的进程中持续不断贡献着磅礴地援青力量。

8.玉树州林业和草原综合服务中心:自玉树灾后重建以来,该中心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省委“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围绕生态玉树建设的总要求和“玉树两个越来越好”的奋斗目标,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累计完成营造林83.81万亩。建设1园2基地3个城市公园,5个防护绿地,5处社会团体纪念林和6处援建纪念林,20个村庄、32所学校及3家医院绿地工程,使玉树州的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3.2%提升到了3.97%。先后完成了通天河流域造林,结古镇南北山造林,214国道和共玉高速歇武至巴塘机场沿线及城区主要街道、广场绿化景观提升任务。绿色景观廊道,交通干线、景观主线、生态绿线等初具规模。玉树高原千亩良木繁育实验基地和藏柳育苗基地的建设,不仅打造集培育苗木、生态科普教育、生态体验、花卉植物培育及标本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基地,更加较好地拉动当地经济内需,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全国绿化劳动模范(4名)

1.谢顺邦,男,汉族,中共党员,1983年7月出生,现为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服务中心四级技工。该同志2006年从部队复员被分配到西宁市湟水林场,一干就是十多年,期间先后担任林场工程组长和湿地公园绿化组长,2020年被青海省委、省政府评为“青海省国土绿化先进个人”。2021年被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评为青海自然保护地优秀管护员。身为一名普通职工,他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自2012至2015年,负责单位承担的城市绿化工作以来,三年高质量的完成单位承担的128000m2城市绿化工程,自2015年担任湿地组长工作以来,刻苦钻研湿地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湿地保护管理水平。在湿地科普宣教方面,作为现场负责人,建成了346平方米的青海省首家湿地科普馆,使湿地公园建设上升新的水平,得到了国家林草局的认可,成为了国家湿地公园创先联盟观察员单位。尤其是于2017年12月至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挂职锻炼,学习到了先进的湿地修复理念和成熟的管理经验,并充分应用到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实践中。对照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标准,从档案整理到现场验收,逐项进行落实完善,为2018年顺利通过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2.马学俊,男,保安族,1969年7月出生,现为青海省玛可河林业局护林员。该同志自1989年2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战在林业基层一线,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各项工作都是想在前、干在前,充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先后在玛可河林业局汽车队、玛可河西宁木材加工厂、育苗基地、管护站、检查站等岗位工作,多次获得省林草局先进工作者、护林防火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森林防火期内,为更好地掌握辖区山情、林情和牧业点人员居住情况的第一手资料,他每天带领管护站同事们天不亮就出发,穿林海、踏雪原,巡视林区,不放过任何一个火灾隐患,保障了森林资源安全。每年的造林季节,为保障新栽树木及时浇水,每天带领同事,背着水管,提着30多斤重的喷灌机在山高岥陡的栽植现场穿梭,每天浇灌任务结束后下山无论多晚都坚持检修机械,确保第二天保质保量完成浇灌任务。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负责管理防火库房时,他自己动手焊接储物架,修理灭火工具,将防火物资明确分类,贴上标签并进行归置。自告奋勇陪同工程技术人员上山安装调试预警设备,通过虚心请教和学习技术,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及一般故障排除,确保预警监控系统正常运行。

3.德康,男,蒙古族,1979年3月出生,现为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牛沟管护中心工人。该同志自2000年12月参加工作,先后从事护林、林区施工管理等工作,在普通的管护员岗位上一干就是15年,从事管护工作二十多年来,先后8次被省、州、县林业系统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管护员、优秀党员,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从2016年默勒管护站调到油葫芦管护站担任管护站站长,工作积极认真、不辞劳苦、主动作为,为不断强化管护站的规范化管理,与巡护员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和《巡护协议》,制定完善了《年度巡护计划》《管护责任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人员出差审批、车辆使用审批等各项制度规定。积极参与雪豹调查、国家公园本底资源调查、林改、森林防火等工作。其中参与雪豹调查工作2次,布设野外红外相机200台次,捕捉到了4只成年雪豹同框的珍贵影像,同时组织成立村级群众联防义务扑火队4支,扑火队员达50人;在重点防火期间发放防火协议书300张、签订防火责任书260份、森林防火宣传面达98%,有效完善了辖区本底资源数据库内容,提高了林草防灭火工作能力,保障了辖区自然资源安全稳定。

4.尖木措,男,藏族,中共党员,1974年10月出生,青海省海晏县达玉村牧民,现为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巡护员。该同志先后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学雷锋‘四个100’最美志愿者”、被青海省林草局表彰为“青海最美湿地管护员”,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荣誉称号,荣获2021年第四届青海省道德模范提名奖。尖木措同志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带头做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践行者。他十几年如一日,先后救治世界最濒危有蹄类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普氏原羚和其他野生动物300余只,海晏县甘子河乡那卡草原上的野生动物数量逐年增多。他省吃俭用,卖掉自家羊,筹措资金为普氏原羚购买越冬饲料,并想方设法租借优良草场,有效缓解了草场退化带来的野生动物生存问题。他时常背着药箱奔波于青海湖畔,只要发现受轻伤或者无法独立存活的普氏原羚,便带回家精心照料,直至伤好放归族群。他积极发动牧民群众广泛宣传生态环保知识,定期开展环湖捡拾垃圾活动,全村先后有46户120余人主动参与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为普氏原羚等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营造了良好生态。尖木措以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担当”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赞扬,被牧民群众亲切地称为“那卡草原守护神”。

 

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4名)

1.汪荣,男,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11月出生,现为青海省林业草原规划院正高级工程师。该同志1985年从西北林学院林学系毕业,三十多年如一日,凭着对党的忠诚、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踏实进取的工作作风,坚守在林业生产第一线,在退耕还林、造林绿化、义务植树等国土绿化方面、在种苗生产、林木良种、森林抚育经营、造林绿化质量提升等方面,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古树名木保护等方面,在造林作业设计、林草调查规划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以实际行动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他先后十多次评为省局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省直机关优秀党员,优秀林业科技特派员,获得全国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先进个人、全国退耕还林先进个人,全国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个人,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2.李彤,女,汉族,中共党员,1973年6月5日出生,青海省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第一服务保障中心工程师。该同志1995年7月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规划设计专业,从事园林绿化26年,肩负着本绿化区的造林整地、日常养护和管理工作,同时还负责省政府大院的绿化、美化工作,她热爱绿化工作,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奋战在绿化区的角角落落。经过她辛勤的努力,省政府北山绿化区考核为优秀单位。西宁北山山高坡陡,在发生山体崩塌险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赶到事发地点,坚守施工现场,保证了施工顺利完成。春秋季绿化任务重,她长期风吹日晒地坚守在绿化施工现场,和管护人员一样提着苗子,行走在坡上沟底,绿化工程不结束,她就天天呆在地里山头,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树立了绿化工作者的形象,遇到护林防火期,登高节、除夕夜都和护林员一起保护着林区的安全,深夜排查完安全隐患才下山。该同志在办公区绿化中,每年春秋绿化施工季节,连续几个月不休息,从最初的设计到最后各项施工,都盯在工地守在一线,特别是在爱人身患癌症期间,坚持一边陪伴爱人积极治疗,一边完成办公区绿化改造工程,多次得到政府办公厅领导的肯定。

3.金万贵,男,回族,中共党员,1979年12月出生,现为海北州林业和草原局林草科科长。该同志在林业战线上奋斗的逾16个春秋中,他用自己的青春、汗水和智慧为林业事业做了大量的工作,受到了林业各级主管部门的表彰。近年来,全面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思想,多措施推进高原生态敏感区国土绿化。“十三五”期间,完成国土绿化211.9万亩,积极协调创建了3个省级森林城镇和3个省级森林乡村,评价认定了3个国家森林乡村,海北州被国家绿化委授予“全国国土绿化模范地区”,州林草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青海省国土绿化先进单位”。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严格以规划设计为依据,把科技贯穿于林业生产全过程,全面提高造林绿化成活率。他圆满完成了国土绿化建设的各项任务,以无私的奉献精神,感染着大家、激励着大家,为国土绿化事业的明天辉煌而不懈努力着。

4.任善民,男,汉族,1974年9月出生,现为海东市林业站高级工程师。该同志牢记林业人的初心使命,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积极参加了各项林业适用技术和新技术推广工作,在海东市各县区推广汇集径流整地抗旱造林技术、青杨沙棘混交林营造技术、ABT生根粉和抗旱吸水保水剂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先后参与和独立完成了《海东市南北两山绿化总体规划》《海东市南北两山绿化“十三五”规划》《青海省湟水规模化林场建设试点规划(2018-2025年)》《青海省湟水规模化林场海东分场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5年)》《海东市机场周边绿化工程实施方案》《海东市蚂蚁森林公益造林实施方案》等二十余份技术文件的编制工作,提高了造林质量,为生态海东建设贡献了力量。2019年参加实施的《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紫斑牡丹良种引进与栽培技术推广》项目通过验收认证。他善于思考钻研,在高质量完成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工作。2000年他参与编写了《民和县森林区划界定》,参与完成了由海东市林业站与青海大学等单位共同实施的《积水托盘、保水剂、土壤防渗等综合抗旱造林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作为项目主要参加人,他被青海省科学技术厅授予科技成果。2007年至2011年间,通过对海东市生态建设、科技推广、抗旱造林技术、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的深入调研,先后在《防护林科技》《中国科学论坛》《山东林业科技》等刊物上发表了《海东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如何发挥林业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业》《如何加强海东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调查与思考》《甘蒙锦鸡儿在青海东部干旱浅山地区的造林实验》《甘蒙锦鸡儿育苗技术》和《海东地区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论文,为生态海东建设提供了学术成果借鉴。2018年荣获海东市国土绿化先进个人称号,2019年荣获全省林业和草原系统先进个人称号。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代众查策立场,代众查策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政策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政策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