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南宁市委办公室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南宁市落实科技强桂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南办发〔2022〕 2 号

南宁市落实科技强桂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努力走出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南宁强的高质量 发展之路,在引领全区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好…

南宁市落实科技强桂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努力走出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南宁强的高质量 发展之路,在引领全区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根据 《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科技强 桂三年行动方案( 2021— 2023 年)〉的通知》(桂办发〔2021〕 14 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 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 的核心地位,坚持 “四个面向”, 坚持 “前端聚焦、 中间协同、 后端转化”, 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创 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 果转移转化,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加快打造引领全区高质量 发展核心增长极,把南宁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 广西首善之地提供强劲支撑。

到 2023 年,南宁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 R&D)经费投入 强度达 1.9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 3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 0.8%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 1800 家,引育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团队累计 100 人(个)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总额累计突破 400 亿元,转化重 大科技成果累计 300 项以上。南宁高新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 值突破 700 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重高于 15%,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 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 5 个百分点以上。南 宁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科技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 明显增强。

二、工作任务

( 一)夯实创新基础,落实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1.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构建完善新型研发机构体系,加 快引入国内外顶尖科技创新团队或科研机构,探索科技成果转化 新路径,构筑主导产业新的动力源。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机 械、大健康、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子、现代农业等领域引进建设 企业化、市场化运作的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解决产业链细分 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形成一批自主可控、市场领先的产品。 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鼓励龙头企业联合区内外高校、科研院 所建设自治区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 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国家级科技 创新平台培育库,积极培育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 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高层次科技创新 平台。到 2023 年,新组建的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累计 15 家以上; 建设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累计 3 家以上; 每年择优认定 10 家以上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 10 家以上市级工程研究中心。〔责任 单位: 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各 县( 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排在首位的为牵头单位, 下同〕

2.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紧扣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实施顶尖人才 “突破计划”、 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邕江计划”等 引才计划。升级打造南宁 ·东盟人才交流活动月引才品牌,重点 发挥中国 ·南宁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南宁市海内外高 层次人才与项目对接会、在外广西籍杰出人才回乡交流活动的招 才引智作用,推行重奖引才、 以才引才、渠道引才和柔性引才, 大力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实施优秀青年科创人才培育项 目、高技能人才 “支撑计划”、 企业家人才 “领航计划”等育才 项目,培养产业创新人才。支持人才飞地、博士后工作站、海外 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打造创新人才引育平台。〔责任单 位: 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科协、市农业农村局, 各县( 市、 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3.产出高质量科技成果。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开展基础 研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加快自主原创关键技术研发,攻克一 批关键性重大技术和产业重点技术难题,加强科技成果落地转 化,产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大的科 技成果。支持建设市场化运行的高水平实验设施、小试中试基地和新型研发机构,将符合条件的基地纳入创新券服务机构库。加  快推进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收益分配  机制,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 到 2023 年,转  化重大科技成果累计 300 项以上。〔责任单位: 市科技局、市发  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 市、区) 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4.拓展科技交流合作。 配合推进中国 — 东盟科技城建设, 借助中国 —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中国 —东盟技术转移 中心等平台,吸引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汇聚,打造面向东盟的科 技创新合作高地。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坚持“引进来”、 “走出去”并重,多领域引入国际创新资源,提升国际科技合作 基地建设水平,促进现代农业、节能环保等领域先进适用技术面 向东盟国家示范推广。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通过南宁市 — 中关村深圳协同创新中心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力合南宁科技 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南宁基地等平台,重点导入粤港澳大湾 区、长三角等地区的优质创新资源落户南宁,实现飞地孵化、资 本对接、产业转移。深入推进 “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建设 一批协同创新载体,支持高端国际学术论坛落户南宁。 力争到 2023 年,建设高层次专家团队协同创新中心累计 6 家以上,国际 科技合作基地累计 5 家以上。〔责任单位: 市科技局、市科协、 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 市、 区)人民 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 二)支撑工业振兴,落实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工程

5.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梳理重点产业链技术需求,推 动产业链清单、科技创新清单合二为一,加快创新要素向产业链 关键技术环节集聚。 围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 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等产业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 和重点研发项目,支持企业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科技力 量对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研究,推动技术创 新和产业化深度融合。优化完善创新链,支持建设技术创新中心、 中试转化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产业创新平台,提升创新链 整体效能。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打通 “产业出题、科技解题”路 径,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通过 “揭榜挂帅”等方式,精准对接国 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出一批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大力推进瑞声科技东盟研究中心、中国—东盟 金属材料产业园研发中心建设。 到 2023 年,突破关键技术累计 30 项以上。〔责任单位: 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 市农业农村局,各县( 市、 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6.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产品创新 为核心,加强产业链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着力引进头部企业, 发展壮大三大重点产业集群。 电子信息方面,重点构建计算机和 网络通信设备、智能终端、新型显示、集成电路( 封装测试)等 四条产业链; 先进装备制造方面,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工程机 械装备、节能环保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链,打造南宁智能制造城、南宁新能源汽车城; 生物医药方面,重点发展中药民族 药和医疗器械,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战略性 新兴产业集群,聚焦高端铝加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 能环保、先进新材料等领域,加强创新资源集成和技术攻关,推 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支持运用高新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推动 传统优势产业向智能、绿色转型升级。加速新兴产业发展布局, 推进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北斗等新技 术的研发应用。 围绕生物工程、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氢能与储 能等前沿科技加强探索研究,前瞻布局孵化未来产业。聚焦产业 链关键环节和突出短板,加大制造业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先进制 造业集群,打造创新力更强、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链。〔责任单位: 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大数据发展局,各县( 市、 区)人民政 府、开发区管委会〕

7. 强化科技服务业在双链融合中的突出作用。创新科技服 务模式,延展科技创新服务链。加快提升技术转移中介服务能力, 引进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在南宁设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培 育壮大技术服务检测机构,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检验检测认证机 构和企业到南宁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制造业龙头企业设立独立的 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培育建设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 以线上 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施知识产权许可、转让、托管、质押 融资、专利导航等多种方式,积极盘活知识产权资源。 到 2023 年,规模以上科技推广与应用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 2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达 200 家以上。〔责任单位: 市科技局、市市场监  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县( 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8. 深化科技金融创新融合。加强科技金融支撑,落实 “桂 惠贷”政策,加大对 “科创贷”、 “技改贷”等科技企业融资支持 力度,探索 “产业基金+银行信贷”、 “风险补偿+银行信贷”等 多种新模式,降低科技企业融资成本。培育和支持创新型企业进 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推动桂润科技、森合高科等重点科技型 后备企业上市。完善产业基金、创投基金、天使基金联动投资机 制,积极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对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的扶持作用,解 决创新创业企业的融资难题。 落实政府性融资担保、风险分担、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等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担 保产品,为高成长、轻资产、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提供信用等融资 担保服务。〔责任单位: 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工信 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 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 三)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千企科技创新工程

9.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完善创新型企业梯级培育 体系,围绕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创新需求,健全覆盖创新型企业“全 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开展高新 技术企业培育服务行动,调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力量参与培育, 通过线上管理、线下服务形成市县联动机制,推动高新技术企业 数量与质量同步提升。加大对瞪羚(培育)企业的支持力度,遴 选重点企业开展针对性的培育与扶持,为企业发展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助推一批特色优势明显、核心竞争力强、成长速度 快的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责任单位: 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 委、市工信局、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各县( 市、区)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会〕

10.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高端新产品研发,推行科技项目企业牵头制,助推重大产品开发 和传统产品转型升级,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激励企业建 设升级研发机构,引导行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和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研发 平台。加大科技创新券支持力度,对企业在研发活动中购买科技 创新服务进行补助。支持企业开展创新方法培训、参加创新方法 大赛、创新创业大赛。 到 2023 年,实现具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 的企业累计 100 家以上。〔责任单位: 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 市工信局、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科协,各县 ( 市、 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11.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 会资本补充的研发投入体系,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激励 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机制,对规模以上企业申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 发专项资金、现代工业发展资金等专项资金支持时,按规定对研 发投入大的企业予以优先支持。强化企业研发管理规范化体系建 设,指导和服务企业建立完善内部研发活动管理制度,做好研发 投入归集工作。建设推广企业研发项目管理系统,加强企业研发投入、加计扣除等业务的服务力度。落实市国资委监管企业研发 投入视同利润制度,在计算考核企业经济效益指标时,对企业核 心技术攻关的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加倍加回。加大市属国有企业创 新研发预算支持力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除用于解决国有企 业历史遗留问题外,优先支持企业创新研发项目。 到 2023 年, 实现研发投入倍增的企业累计 200 家以上。〔责任单位: 市科技 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国资委,各县( 市、区)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会〕

12.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 围绕产业创 新和人才需求,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通过柔性引进人才、委托研发、组建创新联合体等合作方式,加 强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开展研发服务活动,组织高校、科研院所、 创新载体和科技人员,深入科技型企业开展研发服务活动,增强 企业创新活力。建立协同发展、共享共建机制,深化产学研合作 机制,引进知名高校、高水平科研院所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建 设产教研融合基地等创新平台。支持推动广西大学、广西科学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等驻邕高校、科研院所建设重点产业创新研发平 台; 加快推进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产教研融合基地 建设,为产业发展蓄积创新内生源动力。〔责任单位: 市科技局、 市工信局,各县( 市、 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 四)围绕全面乡村振兴,落实科技强农工程

13.加强农林业新品种和高效生产等关键技术攻关。围绕我市重点发展的优势特色种养产业,加快农业新品种选育和繁育推 广。开展以种质收集保存、种质开发利用、品种选育繁育为重点, 加大良种攻关和加工型品种引进培育力度。开展农林业高效生产 关键技术攻关,围绕制约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开展技术 攻关。重点开展高效生态安全种养技术开发、农林业重大病虫害 和畜禽水产疫病防控技术、农产品保鲜综合处理、减药减肥技术、 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新工艺的研发、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农 药残留快速检测等技术攻关。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 业转型升级,发展智慧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精准化种植、可视化 管理、智能化决策。力争到 2023 年,通过审定( 登记)农林牧 渔新品种累计 30 个以上,突破 1 项以上现代种业繁育关键技术, 以及 20 项以上现代农林业关键核心技术。〔责任单位: 市科技局、 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各县( 市、 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 委会〕

14.加强县域创新驱动发展。开展市、县( 市、 区)领导联 系推动创新驱动乡村产业振兴试点工作,落实 “ 一个副市长联系 一个县( 市、 区),一个副县( 市、 区)长联系一个产业”科技 创新工作制度。 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进入乡村振兴主战 场,重点开展农业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打造县域 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基地。 到 2023 年,力争建设 2 个广西创 新型县( 市、 区)。〔责任单位: 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 ( 市、 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15.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 每年选派科技特派员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持服务或开展创新 创业,实现县、乡、村全覆盖。加强乡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力度, 依托农业科技园区和星创天地,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加强对农 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科技培训。 到 2023 年,选派科技特派员共计 1500 人( 次)。〔责任单位: 市科技局、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 局,各县( 市、 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 五)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实施科技惠民利民工程

16.科技支撑健康南宁建设。提升科技支撑生命健康的创新 供给能力,开展中药民族药、化学药、生物技术药等生物医药产 业和医疗器械产业的技术研究及应用。开展创新药、高端仿制药 及高端制剂研发,支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特色新药、 中成药二次开发及功能保健品等关键技术。加强中医临床研究与 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培育建设,开展重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新技术研发。推动文化旅游与大健康融合发展,加大力度推进健 康养老产业项目建设, 以 “ 一键游广西” — “乐游南宁”项目为 抓手,深化 “互联网+旅游”。 到 2023 年, 申请自治区医学重点 学科(培育)累计 8 个以上,申报中药创新药临床批件 1 件以上, 申报中药创新药注册证 1 件以上, 申请获批新医疗器械注册证 1  件以上。〔责任单位: 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广旅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各县( 市、区)人民政府、 开发区管委会〕

17.科技支撑南宁城市建设。推进美丽南宁建设工作,开展 大气、土壤、水等方面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强化污染防治技术支撑,开展污染物监测防控、环境综合整治与修复技术、 土壤污染诊断和防治技术、污水治理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农村 生活污水治理技术、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农业灌溉面源污染监测与防控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力争创建高新区工业废水 “近零排 放”科技创新示范试点。推进科技创新支撑公共安全。开展食品 药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进食品检验检测研究和药品质 量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 加强公共安全、防灾减灾、消防安全等 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关键技术研发与应 用示范。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探索建设南宁市城市大脑 综合服务平台,推动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相关数据整合共享,提 升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持续优化升级 “爱南宁 APP”, 拓展 “ 一码通城”覆盖范围,推动 “爱南宁 APP”服务范围向县 ( 市、 区)及乡镇下沉延伸。〔责任单位: 市科技局、市生态环 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大数据发展局、市工信局、市应急局、 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水利局,各县( 市、 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 六)打造先发优势,实施创新功能区提升工程

18.加快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推动南宁高新区千亿产业园区 建设,推进世纪创新、博世科等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推进南宁中 关村电子信息产业园、南宁综保区加贸产业园建设; 建立产业链链长制,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主导 产业集群; 支持建设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推进特色产业集群 创新发展。持续深化与中关村战略合作,加快南宁 · 中关村科技 园建设,推进南宁 · 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 综保区片区)等一批 创新项目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抓住建设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 宁片区的契机,推进南宁综保区二期、 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 中 国( 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建设,加快南宁综保 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推动南宁高新区国家级海外人才离岸 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推动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项目的引进、落 地及成果转化。支持实施一批工业互联网新基建项目,构建 “产 业+ 互联网”融合应用平台,建设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 园区)。 力争到 2023 年,南宁高新区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中的综合排名 较 2020 年提升 5 位以上。〔责任单位: 高新区管委会,市科技局、 市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

19.高质量建设升级农业科技园区。加强广西南宁国家农业 科技园区建设力度,将园区打造成为面向东盟、服务粤港澳大湾 区的现代农业创新驱动发展高地。打造升级一批自治区农业科技 园区,努力创建自治区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依托农业科 技园区、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优化建设广西星创天地,培育 孵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科技特派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 高素质农民创新创业。 到 2023 年,广西南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累计建成 3 — 5 个自治区农业科技园区和 20 个以上广西星创天地。〔责任单位: 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 局、市人社局、市林业局,各县( 市、 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 委会〕

20.推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区建设。

高标准推动良庆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重点加强科技创新驱 动建设项目集聚、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现代工业优化升级等方 面的工作,显著提升实验区建设质量和效果,构建实验区可持续 发展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推进国 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区建设,新引进一批加工贸易龙头企业构建面 向东盟的产业集群。〔责任单位: 良庆区人民政府、市商务局、 市科技局、南宁高新区管委会〕

21.加速创新创业载体要素资源集聚。加快孵化载体建设, 重点推进力合、和德等空间载体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支持引导 田园生化、博世科等企业建立专业孵化载体,推动科技企业孵化 载体向专业化、精细化转型。实施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绩效评价考 核,对新认定的国家级、 自治区级和南宁市级科技企业孵化载体 给予一次性后补助资金,对年度绩效考评优秀的孵化载体给予奖 励。对接导入发达地区优质资源,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发 达地区建设发展 “飞地孵化器”。 推进南宁高新区、横州市国家 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培育一批自治区级双创示范基地,积极申 报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推动双创示范基地特色化、功能化、专 业化发展。 到 2023 年, 自治区级以上双创示范基地累计 5 家以上,市级以上创业孵化平台累计 135 家以上。〔责任单位: 市科 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各县( 市、 区)人 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三、保障措施

(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 每年召开南宁市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专题部署科技工作。建立健 全市级科技领导协调机制,加强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统筹协 调。优化工作机制,市科技局具体负责对本实施方案的年度目标 任务进行分解并组织实施。各县( 市、 区)、开发区和市直各有 关部门要把落实科技强桂三年行动工作纳入工作重点,根据本实 施方案,明确责任和进度安排,落实各项工作任务。〔责任单位: 市科技局、市直各有关部门,各县( 市、 区)人民政府、开发区 管委会〕

( 二)加强科技投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始终坚持把科 技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确保财 政科技投入只增不减。 强化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围绕产业 “卡脖 子”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加大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平台 建设、人才引育等创新链关键节点的科技投入。发挥财政资金杠 杆作用,落实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财政奖补政策,引导企业成 为研发投入的主体,逐年提升企业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 重; 落实产业、金融、税收等政策,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推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持续稳定增长。〔责任单位: 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直各有关部门,各县( 市、 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 委会〕

(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入落实《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  科技创新促进广西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厅发〔 2020〕 29 号)、《中共南宁市委办公室、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  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的若干措施〉 的  通知》( 南办字〔2021〕 54 号)等文件,推动科研项目“包干制”、 “揭榜制”实施,探索 “赛马制”等项目组织方式。优化科技资  源配置,重点向产业重大创新课题、产业重大创新平台、国家级  重大和重点项目倾斜,建立以重大科技计划和普惠性研发费用补  贴为主的财政科技经费制度。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激

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深化 “放管服”改革,精简科技项目申报 要求,优化科技项目过程管理,推进第三方机构科研项目监督评 估、指导服务等专业化管理,完善科技创新管理服务平台。完善 科研诚信管理体系,研究建立企业创新评价体系,开展企业创新 绩效评价。〔责任单位: 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 四)积极营造创新氛围。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 新闻媒体在宣传强创新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强化舆论引导,培育 尊重知识、崇尚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加强对科技创新政 策的宣传培训和创新创业辅导,开展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产业 发展等成功典型案例宣传,大力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责任单位: 市科技局、市科协、市委宣传部, 南宁日报社、南宁广播电视台,各县( 市、 区)人民政府、开发 区管委会〕

( 五)强化目标考核。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目标考核评价体系, 将高新技术企业、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研发投入等相关任务指标 考核纳入各县( 市、 区)、开发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年度绩效考评 范围。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动态监测、评估、督查机制,对各项 任务落实情况定期检查、定期通报,对工作成效显著的予以激励。〔责任单位: 市科技局、市委编办( 市绩效办)、市政府督查室, 各县( 市、 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附件: 南宁市落实科技强桂行动实施方案重点项目表

政策解读:《南宁市落实科技强桂行动实施方案》解读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代众查策立场,代众查策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政策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政策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南宁市政策

南宁市政策频道,专属于南宁市的政策发布与转载

为您推荐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撤销青秀区南阳镇朗加水库水源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的批复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撤销青秀区南阳镇朗加水库水源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的批复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马山县2024年第五批次乡镇建设用地农用地转用的批复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马山县2024年第五批次乡镇建设用地农用地转用的批复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撤销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江河规划水源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批复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撤销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江河规划水源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批复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南宁市武鸣区2024年第五批次乡镇建设用地农用地转用的批复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南宁市武鸣区2024年第五批次乡镇建设用地农用地转用的批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