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口岸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现将《贵州省“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暨贵州省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贵州省“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暨贵州省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贵州省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
2022年3月19日
附件
贵州省“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
暨贵州省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推动我省口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口岸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引导相关市场主体行为,编制本规划暨行动计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口岸工作是我省对外开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省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抓手,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十四五”时期,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奋力推动我省口岸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把口岸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履职尽责、奋发有为,扎实做好口岸建设发展各项工作,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口岸开放水平稳步提升、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口岸软硬件平台建设有效推进、口岸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为推动我省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促进全省外贸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为“十四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航空口岸量质同升。“十三五”期间,贵州省航空口岸发展取得新突破,全省累计开通国际航线52条,新增多条国际航线,实现洲际航线“零”突破;进出境人数、起降架次均实现较高增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扎实有力,实现口岸疫情“零输入”。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荣获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卫生机场”称号;启动三期扩建工程,航站楼扩容升级,可满足出入境120万人(次)需求;新增一条4000米跑道,提升飞机起降能力;配套建设“一局四中心”和智慧航空口岸大数据项目;开展保税航油业务,提升便利化水平。遵义新舟机场于2015年6月投入运行,2019年获得国务院批复对外开放;推进改扩建工程,新增国际客运设施;累计开通泰国、韩国等13条国际包机航线,执行国际航班1044架次,国际旅客吞吐量18.1万人(次);目前正加快推进二期改扩建工程,建成后可满足每年35万人(次)出入境需求。铜仁凤凰机场于2017年获批临时对外开放,纳入2020年度口岸对外开放审理计划;累计开通泰国、越南等国际包机航线,执行国际航班223架次,国际旅客吞吐量3.8万人(次);完成国际航站区建设,成为全国百强支线机场;目前正进行优化调整改造建设,可满足每年15万人(次)出入境需求。
年 份 | 口 岸 | 出入境人(次) | 同 比 | 起降架次 | 同 比 |
2016 | 贵阳龙洞堡机场 | 509207 | 26.92% | 4274 | 50.56% |
遵义新舟机场 | 10399 | —— | 168 | —— | |
2017 | 贵阳龙洞堡机场 | 491545 | -3.47% | 4026 | -5.80% |
遵义新舟机场 | 32111 | 208.79% | 240 | 42.86% | |
2018 | 贵阳龙洞堡机场 | 606490 | 29.60% | 4566 | 17.16% |
遵义新舟机场 | 65871 | 105.14% | 403 | 67.92% | |
铜仁凤凰机场 | 6280 | —— | 35 | —— | |
2019 | 贵阳龙洞堡机场 | 805630 | 32.83% | 5652 | 23.78% |
遵义新舟机场 | 61147 | -7.17% | 340 | -15.63% | |
铜仁凤凰机场 | 32179 | 412.40% | 188 | 437.14% | |
2020 | 贵阳龙洞堡机场 | 63366 | —— | 561 | —— |
遵义新舟机场 | —— | —— | —— | —— | |
铜仁凤凰机场 | —— | —— | —— | —— |
功能区域规模递增。综合保税区有序发展。贵安综合保税区、遵义综合保税区先后获得国务院批复并顺利封关运行,与贵阳综合保税区形成联动发展格局;围网区总面积从“十二五”时期的1.00平方公里发展到3.87平方公里,进出口总值从2016年的3.84亿美元提升到2020年的10.87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比重从2016年的6.75%提升到2020年的13.74%,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取得一定发展,成为全省重要的对外开放平台。保税监管场所业务规模递增、功能优化升级。公用型保税仓库业务有序发展,入库货物从2017年的3.46万吨上涨至2020年的9万多吨,有效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保税航油仓库顺利通过验收。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建设初见成效。贵阳改貌铁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通过验收,夯实我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
年 份 | 进出口总值 | 占全省比重 | 出口总值 | 占全省比重 | 进口总值 | 占全省比重 |
2016 | 3.84 | 6.75% | 2.00 | 4.22% | 1.84 | 19.26% |
2017 | 5.89 | 7.22% | 3.08 | 5.32% | 2.81 | 11.86% |
2018 | 8.90 | 11.71% | 4.39 | 8.57% | 4.51 | 18.20% |
2019 | 8.22 | 12.51% | 3.84 | 8.11% | 4.38 | 23.88% |
2020 | 8.47 | 13.74% | 4.42 | 8.52% | 4.05 | 33.20% |
表2 “十三五”期间全省综合保税区发展指标(单位:亿美元)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稳步推进。利用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线组织班列运输,开通贵阳改貌、遵义阁老坝、黔南福泉至北部湾港7条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线路。“贵州至广西”下行班列在“十三五”期间累计开行铁海联运187列,其中上行1列,发运集装箱70标箱,下行班列186列,发运集装箱9336标箱;公路班车发运496车,发运集装箱496标箱。货物品类包括化肥、轮胎、钢丝绳、矿石、热水器、辣椒、工程机械设备等。主要覆盖国家有RCEP成员国及印度、达曼、沙特阿拉伯等。
口岸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正式启动保税航油业务,降低执飞外籍航空公司运行成本和国际航线开发成本;持续推广“提前申报”模式,积极推进“两步申报”改革,申报效率显著提高;坚持公示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实行动态管理;推行出口退税无纸化申报等便利措施,正常出口退税办理时间缩短至6个工作日;货物整体通关时间不断压缩,2020年全省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11.95小时、0.90小时;中国(贵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运行,18项标准版功能实现全覆盖,省级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安全管理、“两步申报”查询等地方特色服务上线运行。
体制机制逐步健全。省政府口岸办升级为正厅级单位,强化全省口岸工作统筹职能;设立贵州省、遵义、铜仁口岸服务中心,配齐配强现场口岸协同人员队伍,辅助口岸联检单位增强航空口岸一线管理力量;有序推进关检融合和机构改革,贵阳海关所辖贵阳龙洞堡机场海关、筑城海关等9个隶属海关揭牌运行;贵州边防总队转隶,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及贵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持续完善口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健全应急处置体系,加强与公安、国安、卫健等单位联防联控机制建设,把好口岸公共卫生安全关、国门生物安全关、进出口食品安全关、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关;启动实施口岸限定区域管理,落实限定区域通行管理制度。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我省口岸发展条件发生深刻变化,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从外部环境看,风险与机遇并存。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而深远,对航空口岸发展尤为不利。但同时也应看到,贵州省与RCEP缔约方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全球贸易大幅动荡,但贵州和东盟贸易却逆势上扬、大幅增长。RCEP自贸区将成为新时期贵州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对促进贵州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构建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强大助力,既为贵州口岸开放发展带来新机遇,也对我省口岸营商环境提出更高要求。
从横向对比看,周边虹吸效应增大。与周边省份相较,贵州省口岸数量明显偏少,仅有2个正式开放航空口岸(其中遵义新舟机场航空口岸待验收),1个临时开放航空口岸。周边5个省(区、市)均获批自贸试验区,周边的开放“虹吸效应”日趋突出,贵州外资外贸外经面临压力日渐加大;全省口岸类型单一,仅有空运口岸,缺乏具备国际货物“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水运、陆运口岸,绝大部分外贸量是通过沿海口岸清关进出口,不利于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贵州电子口岸在功能应用、数据共享和政企服务等方面与周边省(区、市)还有较大差距,地方特色项目有待拓展。
从内部发展看,势头良好任务艰巨。“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投资贸易洽谈会等系列开放活动服务平台影响力不断增强;贵州省物流枢纽地位不断提升,贵阳、遵义被列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并纳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贵州(昌明)国际陆港和遵义黔北物流新城获批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园区,为全省口岸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全省外贸产业基础薄弱,外贸市场主体小散弱、产业支撑能力不足、缺少外资龙头项目,对区域经济引领作用较小,口岸发展缺乏产业支撑;航空口岸受疫情影响严重,客运航班停摆,航空货运发展滞后;综合保税区建设缺乏优强企业入驻,产业结构单一,企业数量较少,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贵阳改貌铁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业务不足,功能未有效发挥;各保税监管场所发展状况未达预期,业务差距过于悬殊。
总体而言,“十四五”期间我省口岸发展具备一定的优势和机遇,但口岸建设发展的短板也尤为突出,在后疫情时代,需要变劣势为优势、化危机为新机,开拓进取、创新发展,不断推进口岸建设事业阔步前进。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落实围绕“四新”抓“四化”和“一二三四”工作思路,找准口岸是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点定位,充分发挥口岸在我省扩大开放中的引领作用。按照建设平安、效能、智慧、法治、绿色“五型”口岸标准,统筹推进口岸和综合保税区、国际货运物流贸易通道建设发展,加快形成“一主两翼多辅”的立体化口岸发展新格局,全面建设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的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服务优质、运行安全、管理规范的口岸开放体系,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全面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提高口岸治理能力水平,助推贵州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开放发展,壮大口岸经济。持续完善航空口岸布局,深化国际航班航线市场拓展。加快培育铁路、水运口岸,助推商贸物流“大进大出”“快进快出”大通道建设。加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培育和海关监管场所建设,建成“一局四中心”,提升口岸服务地方经济水平。引导综合保税区差异化发展,增强对产业和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持续推动自贸试验区经验复制推广,充分展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特色。
——坚持协调联动,促进区域协作。加强口岸联检及有关单位沟通协作,完善联动工作机制,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为企业通关提供良好条件。以口岸建设促进旅游、商贸、农业等各方面各领域发展。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战略为契机,持续深化与各省(市、区),特别是沿海沿边口岸交流合作,拓展区域合作范围。
——坚持共建共享,强化数据赋能。充分利用我省大数据和海关数据资源,坚持突出比较优势,全面打造数据资源共享、通关服务良好、查验监管有效的口岸平台。联合口岸单位共同推进智慧口岸建设,不断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跨境电商公共服务等功能,探索打造一批符合本地实际、满足企业需求的口岸公共服务品牌。
——坚持创新引领,优化服务监管。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围绕口岸工作制度、管理方式、运行效能等方面进行创新试点。切实推进职能转变,深化口岸“放管服”改革,加快完善口岸服务体系。推进口岸查验监管模式创新,持续优化通关流程,推进口岸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发展。多措并举吸引国内外创新型外贸、物流企业落户。
——坚持绿色先行,确保安全高效。以绿色口岸、生态发展为主题,持续提升口岸基础设施设备水平,建立健全国门生物风险防控体系。持续强化口岸核心能力建设,确保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提效降本为要求,探索推动口岸高效、便捷、优质的物流服务发展。推动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建设运营,注重培养高附加值外向型产业。
第三节 发展目标
依托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全面落实新时代口岸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口岸综合绩效评估和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为抓手,统筹推进“五型”口岸建设,聚力打造我省国际航空枢纽、国际贸易通道国际货运物流通道枢纽和节点,合理布局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场地)。到2035年,形成口岸与口岸功能区相互支撑、各有侧重、联动发展、相互促进的多层次立体化口岸体系,实现空间布局协调互补、资源配置集约高效、服务功能全面配套、口岸经济持续壮大,促进和支撑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口岸发展新格局。
近期目标(到2023年):贵阳龙洞堡机场口岸转场运行,遵义新舟机场对外开放运行、铜仁凤凰机场获批对外开放对外开放运行;开通国际航空货运航班;高效能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打造铁路通道枢纽和节点;推进贵州双龙“一局四中心”、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遵义阁老坝铁路货运站、毕节国际内陆港、贵州(昌明)国际陆港、望谟蔗香港、贵阳开阳港、播州港、思南港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产业基础、物流集聚优势申建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支持广州港、深圳港、北部湾港在贵州设立无水港,推动都拉营无水港建设,;合理布局海关指定监管场地;综合保税区对全省进出口贡献率持续提升;“单一窗口”地方特色功能达到84个以上,口岸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中长期目标(2024-2025年):到2025年,国际航线累计达62条,新开国际航线不少于10条(含洲际航线及国际货运航线),吞吐量满足年170万人(次)和7万吨需求;实现开行黔粤主通道铁路货运“五定”班列、,开行贯通省内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线沿线重要站点的铁路货运“五定”班列,、常态化开行直发中欧(中亚)班列“图定”开行,国际货运集装箱累计年运输量达20000标箱;全省综合保税区外贸进出口总值达80亿美元。全面建成“五型”口岸。“一核两副多点”开放平台体系、“一主两翼多辅”开放通道体系初具规模,国际航线网络更加完善,国际贸易货运物流通道作用增强,口岸综合治理能力提升,口岸营商环境显著改善,进一步助推全省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第四节 空间布局
“十四五”期间,全力构建“一核两副多点”开放平台体系、“一主两翼多辅”开放通道体系的发展新格局。
图1 贵州省“十四五”期间口岸发展空间布局示意图
图2 贵州省“十四五”期间开放通道布局示意图
“一核两副多点”开放平台体系:以龙洞堡国际机场空运航空口岸为核心,以遵义新舟机场空运航空口岸、铜仁凤凰机场空运航空口岸为两副,培育航空口岸梯队,推动毕节飞雄机场、兴义万峰林机场、安顺黄果树机场、六盘水月照机场等机场建设;培育水运口岸体系建设,支持望谟蔗香港、贵阳开阳港、播州港、思南港等规划设计口岸功能区;推动综合保税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布局建设一批海关保税监管场所,支持贵州双龙、遵义阁老坝、六盘水等地申建保税物流中心(B型);支持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建设,丰富口岸功能;合理布局保税仓,支持各地积极发展保税业务。
“一主两翼多辅”开放通道体系:以黔粤主通道作为我省国际货运物流主通道。构建黔粤之间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立体交通网络。开通贵阳改貌至深圳、广州、湛江港口的双向“图定”货运班列。引导外贸企业更多选择黔粤主通道。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我省国际货运物流“南翼”通道。科学规划并持续建设对西部陆海新通道形成支撑的交通物流网络。推动贵望铁路、黄百铁路建设。推动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图定”实现常态化运行。对接广西平陆运河规划,推动红水河龙滩电站通航项目建设,打造我省距离最短出海水运通道。以中欧班列及乌江航运大通道作为我省国际货运物流“北翼”通道。加快贵阳、遵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增强集货能力,推动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推进乌江(乌江渡—龚滩)航道扩能工程前期工作,完善航道和通航(过船)设施,利用并拓展乌江现有通航能力。推进遵义黔北现代物流新城建设。推动改貌铁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和阁老坝货运场站建设,支持国际货运班列开行;推动毕节市国际内陆港、黔南州贵州(昌明)国际陆港、黔东南陆港等我省无水港项目与沿海港口合作,加快内陆无水港建设步伐。积极发展国际航空货运业务,推动高端产业发展。
第三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高起点拓展开放通道
一、打造黔粤国际货运主通道
结合我省外贸货物进出口口岸实际,借助广东港口航线船期密集优势,加强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合作,支持广东港口企业在贵州建设无水港;围绕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推动开通贵州至广东的双向铁路货运班列,发展贵州至香港、澳门的公路班车,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构建黔粤主通道。
二、完善“南翼”国际货运物流通道建设
加快推进贵阳、遵义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物流枢纽建设,结合区域产业优势,常态化开行至北部湾港、湛江港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图定”班列;推动开行中越中老跨境班列。根据各市(州)外贸产业特点及国际贸易物流需求,按照“宜班列则班列、宜班车则班车”原则,扩大我省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班车辐射范围和产业覆盖面。依托红水河龙滩电站通航项目,培育南向水运国际货运通道。
三、推动“北翼”国际货运物流通道建设
主动衔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吸引周边省(市、区)出口商品货物在贵州主要节点城市集聚,推动直发中欧(中亚)班列“常态化图定”运行。依托贵阳开阳港,培育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三角的水运国际货运物流通道。
第二节 高质量推进口岸建设
一、大力推进贵阳航空口岸区域枢纽机场建设
加快推进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多式联运体系,扩大陆空联运规模,增强进出口货物集疏运能力。建设区域国际航空枢纽,扩大国际航权使用范围,逐渐加密航线网络。加快构建航空口岸格局,推动形成全省直航、联航互补的国际航线网络。构建集干线航空、支线航空、廉价航空为一体的综合航空客货运体系。支持开通国际全货机航线。加强与国际枢纽机场建立货运联盟。完善航空口岸应对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机制。全面优化口岸监管通关机制。进一步优化旅客出入境通关流程,减少通关环节。依托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大力发展临空经济,积极培育空港产业。
二、大力推进水运口岸建设
发挥水运对大宗进出口货物的有利条件,主动对接水运港口规划,指导完善口岸功能区布局,培育水运口岸(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项目;借鉴先进地区成熟经验,充分调动省内外资源,打通和稳定运输各环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通过一体化通关模式,培育可运行的港口、码头。
三、大力推进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建设
统筹推进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建设,按照各地口岸业务与口岸经济产业发展需求,有序做好指定监管场地规划申报建设。推进进口水果、冰鲜水产品等指定监管场地的申请设立和建设验收工作,培育和延伸市场产业链、价值链。提高我省海关指定监管场地业务量,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申请设立海关作业监管场所,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第三节 高效能发展口岸经济
推动我省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差异化发展,鼓励开放平台与综合保税区物流、生产等对接,形成安全、顺畅、便利的贸易、运输、生产链条,推动外贸与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加强综合保税区与沿海沿边口岸合作和产业协同。推动综合保税区进一步聚焦加工制造、研发设计、检测维修等业务,力争打造加工制造、研发设计、物流分拨、检测维修、销售服务等“五大中心”,统筹产业规划,培育特色产业,实现错位发展。支持综合保税区企业拓展新型保税业务,加快产品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依据区域产业定位和特色,推进各综合保税区开展专业招商。
加快“一局四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双龙临空经济区建设发展创新发展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口岸经济。拓展加工、仓储、物流、贸易、租赁、维修、检测、展示等保税业务,支持发展跨境电商。支持发展保税航油业务。鼓励在重点国别、重点市场建设出口产品公共海外仓和海外运营中心。
第四节 高水平运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一、高标准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
加强国家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各项应用功能推广部署,严格执行“两级运维”要求。认真落实国家口岸办、中国电子口岸标准体系建设规范和相关部门关于数据采集、保存、使用、共享、传输和清理有关规定。支持口岸各相关部门加快推进数据共享,为企业提供口岸通关和国际贸易有关政务公开、物流追踪、数据共享的“一站式”特色应用服务,赋能外贸企业,提升竞争能力。
二、高效益发挥电子口岸效能
推动电子口岸提档升级。制定适合贵州电子口岸建设的标准体系,支持各方主体参与电子口岸建设。加强与贵州省“一云一网一平台”对接,建立健全贵州电子口岸管理规范。加快推进口岸领域数据交换、共享、融合、应用,为相关单位和企业提供更全面的创新性数据服务。充分发挥电子口岸平台公益属性优势,探索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进出口业务电子数据的集中交换、充分共享。强化网络和数据安全及应急联动,加强风险分析预警,提升电子口岸安全防控和应急管理水平。
第四章 重点工程和项目
第一节 口岸通道体系建设工程
围绕“一主两翼多辅”国际货运物流通道建设,加快推动贵阳改貌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尽快投入使用,提升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和服务水平;依托贵阳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以及遵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配套完善物流枢纽口岸功能;结合区域产业特色,推进国际货运物流通道相关支持枢纽及节点口岸功能区建设。
专栏1 口岸物流通道建设重点推进工程
黔粤主通道推进工程:依托以改貌区域为重点的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以双龙区域为重点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以清镇—湖潮区域为重点的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以都拉营—扎佐区域为重点的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推动开行贵阳改貌至深圳、广州、湛江港口的铁路货运““五定”图定”班列,打造我省黔粤主通道核心物流枢纽,支持改貌集装箱提还箱点建设;培育望谟蔗香港、贵阳开阳港,推进北上长江,南下珠江的水运通道建设,积极发展“通道经济”,提升我省传统国际货运物流通道服务能力和水平。 “南翼”国际货运物流通道推进工程: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战略、瓮马铁路交通优势、黔南州产业特色、麻尾近海区位优势,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五定”图定”班列,推进贵州(昌明)国际陆港、福泉综合物流基地、贵州(麻尾)国际物流内陆港、望谟蔗香港建设,服务区域外向型产业发展,积极拓展RCEP成员国市场。 “北翼”国际货运物流通道推进工程:依托推动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贵阳综合保税区实现“区港联动”、黔北现代物流新城,围绕阁老坝货运场站、保税物流中心(B型)、集装箱提还点建设,以贵阳都拉营为始发站点,推动开行“图定”直发中欧(中亚)班列;发挥毗邻川渝双城经济圈的区位优势,提升区域性国际货运集散分拨能力,积极拓展欧洲、中亚市场。推进遵义黔北现代物流新城建设,积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开行枢纽对枢纽货运班列。推动贵阳开阳港建设,培育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三角的水运国际货运通道。 “多辅”国际货运物流通道推进工程:依托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以贵阳都拉营为始发站点,推动开行中老班列;依托贵阳改貌、瓮马铁路等货运场站,探索开行中越班列,抢抓RCEP发展新机遇,积极拓展中南半岛市场。 口岸物流支撑节点推进工程:围绕国际货运物流通道建设,推动贵阳都拉营、贵阳改貌、遵义阁老坝、铜仁贵州东部陆港、黔南昌明国际陆港、毕节国际内陆港发展建设无水港项目;推动黔东南陆港、贵州东部陆港融合发展,深化与湛江港合作共建无水港;推进遵义阁老坝、黔南昌明国际陆港、毕节国际内陆港培育发展无水港;。推动推进黔东南州陆港、贵州红果经济开发区中心物流园、黔西南州义龙新区公铁联运智慧物流园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打造黔粤主通道、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集散节点,扩大国际货运物流通道辐射范围。 |
提升航空口岸吞吐能力。提升贵阳航空口岸运转效率、运行效能和辐射带动能力,支持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国际货运中心实施完善工程,满足国际航空货邮吞吐量增长需要。支持遵义新舟机场、铜仁凤凰机场等航空口岸优化流程和布局,通过正式开放验收。
专栏 2 口岸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
航空口岸客货运通关效能提升项目:贵阳航空口岸区域枢纽建设项目,完成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设,强化既有航线网络,扩大对主要目标市场的覆盖范围,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争取第五航权航线。推进遵义新舟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铜仁凤凰机场优化调整项目。 |
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以航空口岸为主导,以铁路口岸为延伸,以综合保税区等口岸功能区为补充,有序推进口岸开放申报工作,构建多层次开放平台,补齐我省对外开放的口岸短板。
专栏3 口岸开放平台培育工程
航空口岸培育项目:毕节飞雄机场、兴义万峰林机场、安顺黄果树机场、六盘水月照机场规划设计口岸功能,作为我省航空口岸对外开放梯队。 铁路口岸申报培育项目:依托贵阳改貌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申建铁路口岸。 水运口岸培育项目:支持黔西南望谟蔗香港、贵阳开阳港、遵义播州港、铜仁思南港等规划设计货物进出境查验场地,支持推动港区建设,畅通水运通道。 海关监管场所项目: 1.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推动贵阳改貌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运营发展。支持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遵义阁老坝铁路货运场站、贵州(昌明)国际陆港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产业基础优势,申建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推动沿海港口功能内移,建设无水港。推动有条件的港口、码头规划建设海关监管作业场所。 2.指定监管场地。推动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立足中高端高附加值产品,申建指定监管场地。支持符合条件的区域申建指定监管场地。 3.保税物流中心(B型)。支持贵阳等有条件的市(州)申建保税物流中心(B型)。 4.保税仓、海外仓。支持经济开发区发展保税业务,推动公用型保税仓申建。支持贵州省跨境电商重点国别市场公用型海外仓发展。 |
第三节 口岸特色经济培育工程
按照“顶层设计、规划引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积极构建全省区域特色鲜明、产业布局合理、贸易便利高效的开放平台,推动口岸、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不断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方式,重点招引体量大、质量高、产业带动强、绿色环保的大型项目落户,形成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的良好氛围。支持贵阳航空口岸、铁路口岸(海关监管场所)一体化建设,实现口岸与综合保税区政策叠加、优势互补,推动国际中转、配送、采购及转口贸易发展。
完善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建立和完善临空产业体系,提升跨境贸易综合服务水平。加强综合保税区与口岸间物流通道建设,提升包装配送等综合配套服务水平。
推动口岸特色产业发展。注重培育发展特色鲜明的优势主导产业,支持企业向研发、维修、再制造、服务贸易、跨境电商、文化产业等产业链高端发展。以畅通黔粤主通道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和发展“班列+口岸”“班列+园区”“班列+金融”等模式和业务。
专栏4 口岸特色经济培育工程
航空口岸特色经济培育项目:用好用足进境植物种苗指定监管场地,依托贵阳龙洞堡空运航空口岸推动建设进境肉类、水果、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等指定监管场地。贵阳市依托航空货运网络,如引进10家以上企业发展如航空设备制造及维修、电子信息等高端制造业,发展壮大航空物流、专业会展、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双龙“一局四中心”建设,依托多彩贵州航空有限公司现有的保税仓,贵阳市如引进如宁波国际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年年有余集团等20家企业,发展服务贸易、一般贸易、跨境电商等业务;贵阳市如招引10家以上企业建设精品酒店、特色民宿,打造苗药、布依药康养度假基地;布局实施文旅产业项目,打造田园花海景观、大地艺术景观、帐篷营地、梦幻樱花园(或浪漫桃花源)等生态旅游项目,,到2025年预计进出口额达61.25亿元。根据需求每年新开通1条以上国际全货机航线,推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先进材料、航空物流、保税维修等行业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推动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进一步拓展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促进外商投资、商务谈判等。 通道发展助推产业引进工程工程: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以黔粤主通道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中欧班列、中老班列带动促进口岸经济产业发展。依托贵阳综合保税区、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推动形成木材加工产业集聚区、保税商品交易中心、全球酒类区域分拨交易中心;依托改貌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推动形成平行进口汽车交易中心、二手汽车出口交易中心。 综合保税区特色产业发展工程: 1.贵阳综保综合保税区主业提升工程项目:支持贵阳综保综合保税区发展装备制造、进境粮油加工业务,依托现有的30余家企业,到2025年预计进出口额达70.15亿元。加快发展跨境电商业务,贵阳综保综合保税区如引进如盐津铺子、三只松鼠、生和堂食品等20家以上行业领军企业入驻,开展粮油产品、休闲食品(如坚果)加工,将为本地发展带来稳定货源。创造性地推行“盲盒”经济模式,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业务。支持贵阳综保综合保税区引进阿里巴巴、天猫国际、网易考拉、聚美优品、蜜芽、京东等10家以上企业在贵州建设保税仓,发展保税业务。 2.贵安综保综合保税区主业提升工程项目:支持贵安综保综合保税区依托现有企业继续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如引进20家以上企业,积极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维修等业务,到2025年预计进出口额148.59亿元。 3.遵义综保综合保税区主业提升工程项目:支持遵义综保综合保税区加快发展特色轻工产业,依托现有企业,如引进20家以上企业,继续发展铁氧体元件、打印机用成品墨盒、物联网模组等产品加工贸易业务,到2025年预计进出口额达50亿元。 保税监管场所业务拓展工程: 1.贵州轮胎公用型保税仓库:发展轮胎、特色农产品出口业务,发展橡胶、特色消费品进口业务,到2025年预计进出口总额达67亿元。 2.安顺市公用型保税仓库:发展成套机械设备、数控软件、工程配件、红酒等进口业务,发展机电设备、茶叶、加工食品、特色农产品出口业务,到2025年预计进出口总额达2.1亿元。 3.黔东南州陆港公用保税仓库:开展红酒、日用消费品进口业务和特色农产品出口业务,到2025年预计进出口额达80万元。 |
第四节 智慧口岸建设工程
依托贵州电子口岸,加快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数据开放与共享、物流综合服务、地方特色功能建设。持续完善省级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满足企业开展各类跨境电商业务需求,助推我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贵阳龙洞堡智慧航空口岸大数据项目(一期、二期)建设,积极支持临空经济产业发展。
结合我省进出口贸易主国际货运物流通道建设,探索推进与广东、重庆、广西等省(市、区)电子口岸合作交流和区域协同项目建设。加强与口岸关联度高的机场、铁路、公路、邮政、银行、保险等行业领域对接,汇聚融合航空口岸、铁路口岸(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口岸物流等多个口岸领域数据,重点打造我省口岸政务企服务公共平台及智能客服系统,围绕通关便利、政务资讯、物流供应等重点领域,探索打造一批以国际贸易综合服务为主的重点特色应用。
专栏5 贵州电子口岸重点项目
智慧航空口岸大数据项目(一期):加快贵阳龙洞堡智慧航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注重口岸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实施“旅客无感通关、货物高效查验、风险智能预判、口岸精准执法”的智慧航空口岸运行管理模式。 智慧航空口岸大数据项目(二期):围绕“一局四中心”及进境的肉类、水果、冰鲜和水产品等指定监管场地监管运营和产业发展,推进智慧贸易综合服务、通关辅助、区港一体化调度管理、贸易全景展示等核心内容建设,带动产业聚集和资源汇聚。 “单一窗口”特色服务: 口岸政务服务平台及智能客服功能建设。促进省内各口岸部门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和数据融合,为国际贸易、口岸经营、保税进出口、跨境电商等企业提供高效能的口岸政务服务。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智能客服平台和知识库建设,逐步实现无人化、智能化、高效化。 口岸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围绕我省口岸、特殊监管区域等,实现口岸运行数字化监测与展示分析,提升我省口岸运行管理水平;实现口岸信息发布、宣传交流等功能,实现全省口岸上下联动、协同管理。通过海关总署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各项指标对应形成综合保税区考核子项指标,由省级各相关部门新增设立部分运行监控指标,以此为基础建设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在线监测系统,由综合保税区明确专人定期进行指标录入与收集填报。系统按月按季度自动生成运行情况报告和问题清单并向各单位推送。围绕综合保税区入驻企业基础数据和企业信用数据等多维度数据,建立企业精准画像,打造“一企一档”,为招商引资精准对接提供基础。设立园区招商模块,汇聚综合保税区区位、主导产业结构、优惠政策等相关信息,提供统一宣传平台。打通入驻企业/项目线上咨询和申请渠道,建立健全工作流程,由对应的职能部门第一时间为意向性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口岸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建设。依托我省航空口岸、贵阳改貌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场站基础,围绕黔粤主通道、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中欧(中亚)班列建设,打通连接,完成货运单、通关等物流基础信息收集,完善贸易畅通网络,加快构建以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以沿线场站、铁路、港口等物流节点为依托的互联互通网络,为高水平推进大通道建设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服务。 |
专栏5 贵州电子口岸重点项目
智慧航空口岸大数据项目(一期):加快贵阳龙洞堡智慧航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注重口岸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实施“旅客无感通关、货物高效查验、风险智能预判、口岸精准执法”的智慧航空口岸运行管理模式。 智慧航空口岸大数据项目(二期):围绕“一局四中心”及进境肉类、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等指定监管场地运营管理需求,逐步推进智慧贸易综合服务、通关辅助、园区管理及展示等核心功能建设,支持产业聚集发展。 “单一窗口”特色服务项目: 口岸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以省内各口岸部门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和数据融合为目标,为国际贸易、口岸经营、保税进出口、跨境电商等企业提供高效能的口岸政务服务。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智能客服平台和知识库建设,逐步实现无人化、智能化、高效化。 口岸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以口岸日常运行、综合保税区经贸数据为基础,逐步为全省口岸管理单位打造集口岸运行数字化监测与展示分析、口岸信息发布、宣传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协同管理平台。先期以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在线监测系统、全省航空口岸运行系统为基础生成运行情况报告和问题清单,实现定期监测和预警分析。中期以入驻企业基础数据和企业信用数据等多维度数据为基础,逐步建立企业精准画像,打造“一企一档”,为招商引资精准对接和口岸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提供基础,同步打通入驻企业/项目线上咨询和申请渠道,为意向性企业提供便捷咨询服务。 口岸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建设。利用贵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依托我省航空口岸、贵阳改貌铁路海关监管作业场、综合保税区数据,围绕黔粤主通道、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中欧(中亚)班列建设,逐步完成货运单、通关等物流基础信息收集,完善贸易畅通网络,构建以通道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以沿线场站、铁路、港口等物流枢纽节点为支撑的互联互通网络,为政府监管部门、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提供物流跟踪与分析统计功能。 |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实施
充分发挥省口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明确各项任务的实施步骤和完成时限,统筹推进落实,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省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在政策实施、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帮助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省口岸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省商务厅)的综合协调、沟通衔接、督察调度作用,完善工作体系、健全管理机制、列出责任清单。各市(州)要依据本规划,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分阶段落实各项目标任务,确保规划落实到位。
第二节 完善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各级口岸协作和疫情防控机制,加强政策协调和规划衔接。省口岸办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重大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有序推进口岸工作。加强向国家口岸办及相关部门的汇报沟通,积极争取国家的指导和支持。口岸所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本地区口岸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服务保障,建立健全口岸工作机制。
第三节 加大政策支持
坚持问题导向,在口岸项目审批、建设运营、资金保障等方面加强政策支持。积极支持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口岸联检设施设备建设,确保口岸设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大力支持口岸建设项目申报政府专项债券,引导和鼓励民间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等社会资本参与口岸建设投资合作。对重大项目和重点任务实施分类扶持引导,实行滚动管理,强化跟踪服务。
第四节 强化人才队伍
优化口岸查验单位人力资源配置,积极探索实施查验机构人员编制的动态调配机制,促进系统内编制的挖潜调剂与优化配置。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全方位协同合作组织培训机制,加强口岸管理人才的培育工作,增强各级口岸管理干部组织推进口岸管理工作的能力。加强口岸发展、跨境电商等方面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引进,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第五节 加强过程评估
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会同有关部门适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必要时提出规划调整意见建议。
相关定义:
口岸:本规划中所指的“口岸”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狭义的口岸。指经国家批准设立的对外开放门户,为人员、货物、物品和交通工具合法出入国(关、边)境提供集中办理服务,通常设在港口、机场(含通用航空机场、专用货运机场)、车站、通道、邮轮游艇码头等特定区域。二是立体化多层次口岸功能体系。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需要,口岸的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依托口岸相伴而生的交通运输设施、安全防控、检查检验设施等基础设施,因口岸开放而形成的跨境经济合作区、临港(空、铁)经济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口岸经济延伸区域/口岸配套功能区域,以及海关监管区、海关指定监管场地也应纳入口岸功能体系范畴。
通道经济:是指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中心,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及中欧(中亚)班列为依托,以经济合作为纽带,与通道通达国家各国以及通道沿线各省区市之间、城乡之间、各产业之间建立起来的具有密切有机联系的经济发展形式。
口岸经济区:是指以国家批准的开放口岸为核心,直接或间接依托口岸基础设施、口岸城市(或城镇)等,以口岸货物进出口、人员出入境、交通工具出入境等功能为基础,实现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跨地区交换的经济地域空间,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开放性经济系统。
临空经济区:是指以机场为地理中心,以发展临空产业为核心,沿交通沿线向外发散式扩张,出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的聚集,从而产生了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的新经济现象。
海关监管区: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一百条所规定的海关对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实施监督管理的场所和地点,包括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免税商店以及其他有海关监管业务的场所和地点。
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是指由企业负责经营管理,供进出境运输工具或境内承运海关监管货物的运输工具进出、停靠,从事海关监管货物的进出、装卸、储存、集拼、暂时存放等有关经营活动,符合《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设置规范》,办理相关海关手续的场所。其中包括水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公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航空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铁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快递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等。1
海关集中作业场地:指从事海关监管货物的进出、装卸、储存、集拼、暂时存放等有关经营活动,以及从事进出境旅客及其行李物品等非货物通关类活动,符合相关设置规范,有一定环境条件或检验、检疫专业要求,因经营主体、属性等因素不具备“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审批条件,办理相关海关手续的作业场地。包括旅客通关作业场地、邮检作业场地等。
海关指定监管场地:指符合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场地)的设置规范,满足动植物疫病疫情防控需要,对特定进境高风险动植物及其产品实施查验、检验、检疫的监管作业场地。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包括: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进境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地、进境植物种苗指定监管场地、进境原木指定监管场地、其他进境高风险动植物及其产品指定监管场地。2
保税监管场所:经海关批准设立的保税物流中心(A、B型)、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及其他保税监管场所。3
保税仓库与公用型保税仓库:保税仓库,是指经海关批准设立的专门存放保税货物及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货物的仓库。公用型保税仓库由主营仓储业务的中国境内独立企业法人经营,专门向社会提供保税仓储服务。4
“一局四中心”:贵阳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规划建设的国际邮件互换局、保税物流中心(B型)、国际快件中心、国际货运中心、海关监管中心。
1海关总署公告2021年第4号(关于修订《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场地)设置规范》《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场地)监控摄像头设置规范》和《海关指定监管场地管理规范》的公告),附件1 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场地)设置规范,第2条。
2《海关指定监管场地管理规范》(2021修订)第2、3条。
3 海关总署令第190号(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园区的管理办法》的决定)。
4《海关对保税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规定》(2018修正)第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