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江西省“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

口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经贸及人文往来的重要通道和桥梁,是对外开放合作、打造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资源,更是内陆地区提升口岸经济水平、全面推进多元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十四五”时期,构建口岸新发展格局,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形成内外并举、全域统筹、量质双高的口岸新格局,对江西更高水平开放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6年至2025年)》《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和《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江西省“十四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江西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编制《江西省“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编制背景

口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经贸及人文往来的重要通道和桥梁,是对外开放合作、打造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资源,更是内陆地区提升口岸经济水平、全面推进多元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十四五”时期,构建口岸新发展格局,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形成内外并举、全域统筹、量质双高的口岸新格局,对江西更高水平开放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6年至2025年)》《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和《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江西省“十四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江西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编制《江西省“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规划特点

《规划》立足我省口岸发展实际、区位特点和产业特色,秉持“一带一路”倡议,对标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及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区域发展战略对内陆口岸的发展要求,充分衔接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我省“十四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和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兼顾了江西省口岸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和当下措施的可执行性。重点把握江西省口岸发展的总体思路,突出口岸群及功能的空间布局,明确口岸发展方向及工作重点,加强口岸安全措施和组织保障。

三、主要内容

《规划》由六大部分组成,约1.8万字,各部分内容概要如下:

第一部分,发展基础。包括口岸发展成就、对外经贸成就。重点阐述“十三五”时期我省口岸布局、基础设施、口岸功能、口岸通道、通关效率、政策保障、承载层级、对外经贸和开放合作等的工作成效。

第二部分,发展环境。包括机遇与优势、困难和挑战。从“一带一路”倡议、国际经贸和投资合作、“双循环”格局、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生态资源优势、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大国间的竞争博弈、供应链安全、开放程度、物流基础等多方面深入剖析我省“十四五”时期口岸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部分,总体要求。主要提出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三个方面。

一是指导思想。《规划》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作示范、勇争先”为发展动力,围绕省委“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战略布局,锚定塑造国内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目标,实施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打通经济循环堵点,高标准高规格谋划口岸发展方向,加快形成“一核两翼多支点”的口岸布局,推进口岸综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新时代“平安、效能、智慧、法治、绿色”五型口岸。

二是基本原则。《规划》坚持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作为首要原则,旨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布局、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推进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口岸发展思路,加快建设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构建全域统筹、内外联动、南北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形成辐射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口岸新形态。同时注重“效益优先和创新引领、岸产融合与市场主导、优势互补与区域协同”基本原则,加强口岸对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保障能力,加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加强口岸与产业协同发展,加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形成全省口岸经济联动发展新格局。

三是发展目标。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形成内外并举、全域统筹、量质双高的口岸开放新格局。口岸布局更加优化,口岸功能全省覆盖,口岸通道更加广阔和通畅,口岸服务更加高效,重点口岸绩效评估位居中部五省前列,通关便利化水平保持全国前列。全省新增航空口岸1个、综合保税区1个,形成“一核两翼多支点”的口岸布局。全省进出口货运量和出入境人数分别突破870万吨和100万人次,年均增长分别为5%和2%。全省进出口集装箱57万标箱,年均增长5%。

第四部分,主要任务。重点围绕通关便利化、对外交流与合作、口岸防控体系、特色生态口岸等四大方面任务。

一是推动通关便利化建设。提高大通关信息化水平,优化通关流程。以“智慧”口岸建设为引领,以“法治”口岸建设为抓手,加强口岸信息化顶层设计,深化“单一窗口”建设,加强政策创新,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和社会化监督机制,推动“两步申报”“提前申报”“两段准入”“绿色通道”“全天候预约通关服务”“免到场查验”等通关便利化措施落地实施,持续推动物流降本增效和提高通关效率,全面推广跨境电商出口商品退货监管措施,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企业加快布局海外仓,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

二是深化对外合作与交流。以“效能”口岸建设为核心,加强区域和国际交流与合作,优化营商环境,发挥口岸平台桥梁纽带作用,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建立口岸通关合作机制,推动实现通关物流和监管等信息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创新通关模式、金融服务方式,支持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发展创新措施先行先试。保障RCEP原产地规则落地,配套信息化系统,确保企业申报享惠的便利性。加快推广AEO国际互认合作,大力支持企业取得AEO认证,引导企业享受海关创新业务的支持,享受通关便利化的绿色通道,提升企业国际形象。

三是建立健全口岸防控体系。以“平安”口岸建设为重点,统筹口岸发展和安全。坚持预防预备与应急处突相结合,推动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推动口岸安全协同治理。建立江西口岸风险布控中心,加强口岸内外区域的防控和管理。完善口岸危险品处置设施场所,加强航空、水运、铁路等重点口岸防控演练,开展跨部门风险联合研判,实现重大系统性风险联合甄别处置。

四是推进建设特色生态口岸。以“绿色”口岸建设为根本,科学指导绿色生态口岸建设,落实绿色生态口岸综合治理主体责任。提高生态资源保护意识,杜绝“洋垃圾”走私带来的生态危害,加大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进出口监管,大力推进口岸资源共用共享,积极倡议和推广应用节能及低碳技术设备,落实口岸环保标准要求,推动口岸与城市协调发展。

第五部分,重点工程。主要围绕综合绩效、开放平台、口岸物流、数字丝路等四个方面。

一是综合绩效提升工程。建立口岸综合绩效评估工作机制。紧紧抓住口岸综合绩效评估“牛鼻子”,围绕国家口岸综合绩效评估指导指标体系,结合我省实际,从口岸硬件设施、通行能力、投入产出、运行安全、口岸通关便利化、智慧智能、管理服务、带动能力、绿色环保和社会效益等十个方面进一步细化,建立评估细则,加强对省内各口岸的综合绩效提升工作的监督指导,全面提升我省各口岸自身建设、运转成效、服务水平。

二是开放平台提能工程。以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为目标,以建设铁海联运、赣欧班列集结中心为突破口,聚焦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口岸作为“双循环”交汇点,高规格建设航空口岸,高效能建设水运口岸,高能级建设国际陆港,高起点建设电子口岸,高水平建设综合保税区,提升开放大平台,引领和带动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

三是口岸物流优化工程。以“一核三极多中心”枢纽城市布局和智慧物流统筹带动全省物流快速和协同发展,加快推动口岸物流整体水平提高,提高口岸物流竞争力。着力完善赣欧(亚)班列和铁海联运外贸班列运行网络,全力推进航空货运枢纽建设,全面推动全省水运通道内联外通,加快构建以沪昆、京港澳“双轴”为支撑的“六纵六横”铁路物流大通道,加强各类物流通道高效衔接,提高多式联运比例。鼓励口岸与物流、生产等对接,形成安全、顺畅、便利的贸易、运输、生产链条,推动全过程物流供应链服务和保税区国际贸易为两翼的口岸物流创新运营模式。

四是数字丝路赶超工程。坚持创新引领,围绕跨境电商综试区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目标,开展“先行先试”,不断通过机制创新、服务创新,拓展省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功能,优化我省跨境电商生态环境,推动跨境电商从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重的双轮驱动方式转变,构建“跨境电商+服务贸易”新模式,通过数字贸易开启“买卖全球”的新通道,把江西建设成为加速推进建设数字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

第六部分,保障措施。主要从加强机制保障、资金保障、政策保障、要素保障、营商环境、市场培育、人才保障等七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推动《规划》落实落地。

 

 

解读《江西省“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代众查策立场,代众查策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政策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政策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