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乌审旗乌审召镇可谓是“黄沙滚滚满天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半草场沙里埋”。后来的乌审召镇因治沙造林、改变自然环境而闻名全国,被誉为“牧区大寨”,“改造沙漠,建设草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近日,乌审旗查汗淖尔学校的学生在思政课教师的带领下,走进牧区大寨,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深入感受一代又一代乌审召人民的不畏艰难、敢于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的顽强精神。
在博物馆,孩子们跟随老师的脚步,从不同角度全面系统地追溯了“牧区大寨”精神的历史沿革,充分了解了以宝日勒岱为代表的乌审召人,为绿色乌审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乌审召人民所坚守的绿色理念和绿色情怀。
孩子们还参观了毛乌素沙地生命共同体科研中心,这是全国唯一一个集毛乌素沙地生态科普、研究、应用于一体的生态空间,了解了毛乌素沙地的发展历程和治沙人的精神力量。
通过这堂看得见、摸得着的“行走的思政课”,学生们更深地理解了“牧区大寨”精神,明白了今日的美好家园是一代又一代治沙人用一锹锹沙土、一捆捆树苗、一担担水建设起来的,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则是年轻一代人的使命。他们表示,将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把“牧区大寨”精神传承下去,让家乡的天更蓝、水更清。
鄂尔多斯行走的思政课丨乌审旗查汗淖尔学校:在“行走”中传承“牧区大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