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秋粮生产主动仗 单产提升在行动丨 高标准助力粮田变良田

打好秋粮生产主动仗 单产提升在行动丨
高标准助力粮田变良田

眼下,平顶山市郏县黄道镇纸坊村的农田里,一株株玉米粗壮挺拔,长势喜人。

农田土地平整,每隔一段距离还有灌溉用的机井房。“这里是丘陵地带,以前的农田基本是‘望天收’。”8月27日,纸坊村党支部书记杨占轻说。

丘陵地带,不怕涝就怕旱。平原地区打井可能几十米就能用了,这里的井得往下打200米左右才能出水,打井成本高,灌溉基础差。“以前这里的农田根本没法浇水,原先打的井,由于地势落差大,水根本供应不上,抬水上山浇地也不太现实。”杨占轻提起以前的耕地情况直摇头。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后,这里的土地变得平整,地头建起了现代化的灌溉机井,农户不用排队等水,而是随用随接,再也不愁浇地了。“今年前期干旱,农户们也不用等下雨,自己接上水就把地浇了,不耽误农时,你看现在玉米长得多好!”杨占轻说。

“现在说的‘吨粮田’‘吨半粮田’,搁以前都是不敢想的,农业基础设施好了,粮食高产也就有了保障。”杨占轻感慨,高标准农田建设让这里的“瘦田”正在变良田。

旱能浇、涝能排只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本要求,高标准农田的高标准还体现在何处?

在周口市郸城县胡集乡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道路平整直通田间,种粮大户王雷流转的1300多亩耕地就在其中。

“玉米的中后期田间管理比较麻烦,以前都是播种的时候直接上肥料‘一炮轰’,后期浇地、施肥基本不太管了。”王雷说。

“以前种地都是靠经验,现在必须得靠科技。”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王雷的地里也用上了先进科技,农田里满满都是“科技范儿”。

“你看这上面传来的就是实时数据,不光可以查看地里的视频监控,还有孢子仪、土壤墒情、测报灯等,在手机上就能非常直观地把握地里的情况,每块地都像个小型监测站。”王雷点开手机上的智慧农业大数据系统,向记者介绍。

不仅如此,王雷的地里还安装了智能化水肥一体机,在手机上就能启动机器、打开灌溉阀门、选择灌溉时长,甚至还能选择灌溉模式,“手机成了新‘农具’,我在手机上一点,机器就启动了,浇水施肥方便得很。”

智能化的农业系统将数据直接传给农户,有助于及时指导生产管理,帮助农户完成了由粗放型田间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不仅有旱能浇、涝能排的基础设施,还有智能化的配套设备,农田建设的标准越来越高,粮食产能也将大幅提高,“种地效益从哪来,提高产量很重要!现在耕地条件好了,产量肯定要比以前高得多。”王雷说。(记者 赵春喜 见习记者 刘一洁)

记者手记

  藏粮于地护丰收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不仅耕地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还为智能化农业设备的实地应用提供了空间条件。

我省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为粮食单产提升夯实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要建好,更要管护好,确保“建一块成一块,成一块护一块”。我省将以粮食生产核心区为重点,围绕农田灌溉、排水、地力提升等关键点,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中推行“投融建运管”一体化市场化模式,夯实粮食稳产增收基础。

责任编辑:王靖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中企查策立场,中企查策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政策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政策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河南省政策

河南省 「代众查策小助手」 专线:0451-81320128 转816 邮箱:shitian@lr5.cn

为您推荐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包保联系 工作机制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包保联系
工作机制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 (2024—2026年)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
(2024—2026年)的通知

河南“单一窗口”上线企业数字化服务专窗 豫企出海有了“数字决策大脑”

河南“单一窗口”上线企业数字化服务专窗
豫企出海有了“数字决策大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