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人工智能行业模型开发大会在昆明举行,来自人工智能行业的权威专家,企业协会、南亚东南亚相关代表共计300余位嘉宾参会,共享机遇,共创南亚东南亚人工智能新未来。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国际数字合作注入新兴力量。今年以来,云南省全面贯彻落实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深入推进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走深走实。 在具体工作中,云南省出台《关于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的意见》,并与工信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两亚数字合作 大力开辟国际发展新空间的意见》,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提出并达成《携手推进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行动共识》,成功举办第一届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推进会、面向南亚东南亚数字文创出海合作专题活动,达成国内外广泛共识;通过推进数字合作系列行动、建设数字合作促进中心、集聚服务南亚东南亚数字龙头企业等举措,2023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3100亿元,用数字合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今年7月,昆明市成功获批建设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与上海、江苏、湖南、湖北等地签署共建信息大通道协议,推动全省通道建设取得新突破。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建成跨境陆缆17条,开通带宽达5.08T,信息基础设施加快互联互通。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云南省将加快推动场景开放,拓展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创新合作对接渠道,鼓励和支持行业模型和应用场景双向开放;高水平推进技术交流,积极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人工智能交流平台,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等领域加强交流合作。同时,积极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人工智能行业模型示范应用,助推技术、产品、标准、服务“走出去”发展,为携手南亚东南亚国家共同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未来,云南省将发挥自身优势,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携手开辟人工智能合作新空间,构建开放共赢的国际数字产业新格局,把云南省打造成为南亚东南亚人工智能合作枢纽和高地,携手南亚东南亚国家更好融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时代潮流。 专家声音 云南要因地制宜 开发人工智能语言行业模型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毛存礼 “语言互通是加强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文化交流的基础,是促进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的重要保障。”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毛存礼表示,面向南亚东南亚语言的行业模型需求旺盛,云南因地制宜开发人工智能语言行业模型大有可为。 由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批准,依托昆明理工大学建设的云南省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自成立以来紧密结合国家、省市发展需求,结合越南语等南亚东南亚语言特点,针对机器翻译、跨语言检索、语音识别与合成、图像OCR识别等方面的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并取得多项研究成果。毛存礼介绍,云南省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研发的南亚东南亚语言机器翻译平台“云岭翻译”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语言翻译行业模型,已实现中文到老挝语、缅甸语、柬埔寨语、泰语、越南语、马来语、印地语等108种语言的双向翻译,支持文本、语音、文档等多种形式翻译,准确率高。 “开发面向南亚东南亚语言行业模型,云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毛存礼认为,云南应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建设大规模高质量的南亚东南亚语言语音资源库,突破南亚东南亚语言语音模型在构建中面临的技术难点问题,并与跨境旅游、跨境贸易、国际教育、文化传播等场景中的应用深度结合,打造满足场景应用的南亚东南亚语言语音行业模型,为推进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及区域经济合作赋能。 5个特色优势行业 交通行业 业务场景需求 引领通用大模型落地 建成“交投云”和云南省交通运输行业级大数据中心;累计超10年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数据,完成治理入库数据超600亿条,数据存储规模达3PB;建立各类特征数据库和数据应用模型500余个……近年来,云南交投加大对数字交通、新基建等的布局和持续研发建设投入,基本建成一个有算力基础、有数据沉淀、有算法应用的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研发应用支撑体系。 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大模型应用方面,云南交投与华为、长安大学组成创新联合体,共同推进交通大模型研究应用,在公路工程建设进度分析、AI办公助理等8个应用场景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要让AI大模型走进交通行业,需要业务场景需求引领,只有将通用大模型能力与业务场景、行业专业知识、经验充分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云南交投相关负责人表示,云南交投将在前期开展大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大模型+交通”“交通+大模型”“交通大模型”3个阶段,聚焦研发测试、模型训练、运维管理以及开源共享4个关键环节开展交通大模型研发应用;构建涵盖多种交通应用场景的综合性训练数据集,制定数据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为交通大模型训练提供高质量数据支撑。同时,建立交通大模型运维、迭代、更新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构建面向交通行业大模型创新研发体系的众创孵化平台,持续开展知识共享与技术交流。 电力行业 共建云南电网 人工智能体系 “我们从2021年开展人工智能建设,逐步构建覆盖人工智能‘算力、模型、样本、场景、运营’五要素的全链条能力,形成‘三库两网’建设思路,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云南电网信息中心人工智能架构专员张航介绍,云南电网将坚持国产化建设思路,加速AI赋能主责主业、加速特色AI创新研究。 云南电网是南方电网旗下负责电力基础保障工作的驻滇央企,承担着云南省电网规划、建设、运营、服务、交易等主体责任,是云南省实施“西电东送”“云电外送”和做强做优绿色能源产业的重要骨干企业。该公司在“十三五”期间建立完善的数字化转型管理体系,构建统一数字业务技术平台,即南网云平台、人工智能平台、物联网平台与云化数据中心;在“十四五”期间将数字化转型全面融入企业发展战略。 张航表示,南方电网于2023年9月发布全国首个电力行业大模型“大瓦特”,目前在南方电网五省区已陆续开展输电大模型、变电大模型、配网大模型等大模型研发。云南电网将积极争取电网基建域、规划域以及计财域L1级大模型建设试点,2024年完成三个L1级大模型数据底座构建,2025年完成三个L1级大模型落地,2026年基于基建、规划、计财L1级大模型实现对应业务域L2级应用场景落地。南方电网广泛邀约合作伙伴对电网开展合作研究,共建云南电网人工智能体系。 生物医药行业 “雷公大模型” 构建行业合作新生态 “云南白药‘雷公大模型’是对中医药知识体系进行深度挖掘、智能解析与创新应用的最新尝试。”云南白药集团数字战略科学家、CIO、数智中心总经理李少春介绍,“雷公大模型”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等先进技术开展对中医药行业的创新建设,可有效解决中医药行业数据用不了、用不好、不好用等问题。 云南白药创制于1902年,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历程,120多年薪火相传,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在传承百年中医药文化的同时,云南白药通过积极应用AI和数字化技术,实现各个业务领域的现代化和高效化。 其中,云南白药与华为云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基于华为ModelArts,构建云南白药中医药行业大模型的工程化、模型化、应用化能力;打造云南白药大模型技术中台,沉淀多模态数据处理工程化体系,建立标准化、系统化的中医药行业大模型应用范式,以“云南好药材”支撑“中国好中药”为目标,打通云南白药中药资源整体产业链,实现共创、共享、共赢的中医药行业合作新生态,引领带动大模型及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医药行业创新应用和发展。 此外,云南白药还在中医药产业链的AI应用、业务场景的AI应用、AI大模型在中医药产业落地等方面展开研究,通过AI赋能行业发展,提高工作效率。在企业内部,云南白药还打造企业数字员工和超级助理。“通过构建数字员工平台,能够自动化执行重复性任务,减少人为错误,释放人力用于更高价值的工作。”李少春说。 未来,云南白药还将构建中医药行业高质量数据集,与众多行业伙伴在中医药全产业链上共建共享多个行业模型,让数据赋能中医药产业各环节,持续推动中医药的智慧传承与创新。 地质行业 云南AI找矿 全国领先 近年来,AI赋能传统地质,提升地质大数据服务于“大地质”的综合应用能力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云南省地矿测绘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谭波介绍,地质信息和矿产资源的数字化对云南省产业信息化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目前,云南已成功利用人工智能找矿,这项研究在全国领先。 地质矿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云南有“有色金属王国”和“磷化工大省”美誉,是我国矿产种类最齐全的省份之一,全省共发现矿产157种,固体矿产保有资源量居全国前十的有82种,居前三的有31种。 2024年4月1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发展“基于AI找矿新质生产力”,标志着AI技术成为提升我国地质勘查能力的重要突破口。谭波介绍,云南省地矿测绘院有限公司于2022年正式启动AI相关建设工作,建设300多台高性能物理服务器和一个小规模GPU超算集群,建立数据基础(3.5PB)+标准样本(120w+个),行业模型(50+个),可进行岩矿识别、野外地质知识问答和推荐、智能预测评价等地质工作,还能进行“AI+遥感”自动识别耕地、自动识别照片内特定地物等工作。 下一步,云南将依托云南地质大数据服务平台,融合地质行业积累的海量图件、报告等地质资料以及遥感等多源异构数据,构建地质云找矿知识库;研发地质云找矿信息化平台,以接口方式高度集成已发布的高精度的数据处理模型、异常识别模型、成矿预测模型等小模型,逐步形成地质专家大模型和科学计算大模型,最终建设集成行业大模型——地质找矿大模型,重点服务云找矿、智能找矿、智慧矿山等多个综合业务应用场景。记者郭曼报道 冶金行业 发布领域大模型 助推转型升级 冶金工业贯穿人类发展的各个时期,从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再到近代钢铁冶炼的大规模发展,与人类文明的演进密切相连。矿源复杂多变、冶炼流程长、多工序关联、反应机理复杂等造成动态生产过程精准控制和全流程优化运行难题,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和新材料的应用等或将成为冶金工业发展的新动力。 云南省矿产资源丰富,有色金属与钢铁冶金采选、金属材料开发等具有完整产业链,是云南省特色优势产业。中国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铜业”)数字化管理处负责人张新宇介绍,中国铜业是中铝集团铜铅锌重要经营单元,是首家落户云南的“中字头”央企,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数字孪生、工业App开发与设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协同生产效率,提升节能降耗减排能力,已经成为中国铜业实现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关键。 目前,中国铜业建成露天采矿无人矿卡智能混编作业,实施锌冶炼焙烧炉数字孪生,采用图像分析、工业大数据和视觉AI等技术,构建视频抓违章典型应用,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探索上取得一定成效。但打造云南省冶金行业人工智能产业,仍然需要从算力、大模型、AI应用3个方面发力。 张新宇表示,AI与冶金工业研发设计环节结合,不仅能够提升研发效率,还能优化产品设计,提升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和智能化水平。在他看来,组建联合创新团队、制定POC验证场景、算力中心及平台建设和发布领域大模型是下一步冶金行业AI发展的路径。
云南将打造南亚东南亚人工智能合作高地
日前,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人工智能行业模型开发大会在昆明举行,来自人工智能行业的权威专家,企业协会、南亚东南亚相关代表共计300余位嘉宾参会,共享机遇,共创南亚东南亚人工智能新未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代众查策立场,代众查策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政策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政策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