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从兰州穿城而过,支撑起整座城市的生态脉搏。(记者顾丽娟)
玛曲县阿万仓湿地绿草如茵。(通讯员裴正琪)
黄河白银段风景如画。(记者丁凯)
生态环境保护是“国之大者”,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今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优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促进全流域生态保护上新台阶、绿色转型有新进展、高质量发展有新成效、人民群众生活有新改善,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甘肃在全国生态大局中的功能作用举足轻重。保护好生态环境,是甘肃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最大贡献,也是必须扛好的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甘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全省上下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久久为功推进美丽甘肃建设,以更高站位坚决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夯实生态根基。
如今的陇原大地,处处是用生态底色绘就的美丽甘肃新画卷,“生态绿”已成为美丽甘肃建设最鲜明的底色。
久久为功确保黄河长久安澜
一场冬雪过后,白银市平川区黄河沿岸生态长廊白雪皑皑,漫山遍野的树木挺立在寒风中,接受冬雪的滋养,为来年的拔节生长蓄势储能。
白银市地处黄河上游,居于黄河“几字弯”流域,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北方防沙带”的延伸区域,生态区位十分重要。
近年来,白银市紧盯坚决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这一目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采取人工造林、工程治沙、中幼林抚育、退化林改造、草原生态修复、封禁封育6项治理措施,有效改善了黄河沿岸生态脆弱现状。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长久安澜,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黄河流经甘肃913公里,流域总面积14.59万平方公里,覆盖全省9个市州59个县市区、34%的国土面积。
从生态维度看,甘肃是黄河、长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是腾格里、巴丹吉林、库姆塔格等沙漠汇合南侵的阻挡区,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从经济维度看,甘肃是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枢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作为黄河国家战略首倡之地,甘肃持续树牢上游意识,率先出台《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例》,构建1+N+X政策规划体系,扎实推进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协同推进工业、生活、农业和尾矿库“3+1”污染综合治理,努力将黄河建成岸绿景美的生态河。
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污染防治工作要点》,每月对重点流域水质状况开展现场溯源,定期召开全省水环境形势分析调度会,加大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开展黄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全省黄河流域5607个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5318个,整治完成率94.8%。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142个全国重点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18条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实现“长治久清”。
与四川省建立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围绕尾水湿地建设、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河湖缓冲带建设等,谋划一批项目纳入中央储备库,推动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改善。
经过不懈努力,黄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8年达到Ⅱ类,黄河流域41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2.68%,散渡河小河口村断面首次实现消劣,黄河流域14条地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持续巩固,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实现了“一河清水送下游”。
今年1月至11月,甘肃黄河流域水质优良比例为92.7%,高出黄河流域9省区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今日的黄河两岸,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正徐徐铺展。
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初冬时节,位于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山丹马场雄浑壮美,草原上奔腾的骏马,与白云深处的祁连山积雪,构造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态画卷……
巍巍祁连山,绵延千里,像一道天然屏障,用坚强的身躯保护着美丽富庶的河西沃野,阻挡着三大沙漠的汇合、南侵,也肩负着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新使命。
曾经,由于开发活动过重、草原过牧过载、违法违规开矿等原因,祁连山局部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留下沉重创伤。
甘肃坚决扛牢祁连山生态保护重大政治责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整治修复祁连山生态,制定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监管工作机制,强化祁连山地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常态化监测、评估及考核,为巩固提升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成效提供参考。
近年来,我省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建成549个环境质量监测站点,定期公布监测结果,对祁连山区域实施科学化、精准化监管。依托全省生态监管大数据平台、现有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在祁连山地区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试点工作,采用遥感调查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技术手段,摸清祁连山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状况本底情况……
祁连山历经“史上最严”整改,祛多年沉疴,还欠账旧账,迎来“底色之变”——
2022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获“2022绿色亚太环保成就奖——杰出自然保护区奖”。
2023年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各项结果均为“优秀”。
2024年祁连山生态环境质量、典型生态保护修复区域生态状况综合评估监测结果显示:75.36万公顷林地森林蓄积量持续增加,75.27万公顷草原生态稳定性不断增强,5.21万公顷水域面积更加稳定。
保护区内不同种群野生动物数量较2014年提高15%至20%,祁连山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循环能力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祁连山的生态保护,由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整治修复,转入常态长效保护“新阶段”。如今,连绵的祁连山区山更绿、水更清、林更密,动物种群逐渐增多,一些多年难觅踪迹的国家一级、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时有出现。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会地带,是我国“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土地沙化和遭受风沙侵袭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面对浩瀚沙海,一代代陇原儿女持续接力,运用科技治沙、工程治沙等办法,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民勤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处于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的“北方防沙带”,属全国荒漠化、沙化最严重的县区之一,气候变化敏感、生态环境脆弱。
勤劳的民勤人民一年接着一年干,在408公里风沙线上建起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有效阻隔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合拢,创造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治沙造林奇迹,为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我省持续开展大规模造林绿化行动,坚持科学治沙,深入实施“三北”工程建设。2021年至2023年,全省完成国土绿化面积2973万亩,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853万亩,国土绿化面积实现“三连增”,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二。
时下,行走陇原,祁连山区群山迤逦,云雾袅袅;山川大地风景如画,生机盎然。良好的生态环境,赋予了甘肃高质量发展更多可能。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冬日的康县,天高云阔、风景秀丽,如油画般绚烂。
行走在康县的蓝天白云下、绿水青山中,从通渭来的青年作家禾岫感叹:如果能在此处寻一处小院,听风、看云、写作,当十分惬意美好。
优越的生态条件,为康县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也赋予了康县黑木耳、食用菌良好的生长环境。
长坝镇花桥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高标准打造以游客接待、休闲养生、民俗体验、亲水游乐为一体的现代化和美乡村,走出了一条“生态立村、生态致富”的路子;碾坝镇安家坝村村民依靠优越的生态条件,种植木耳、食用菌和果蔬,过上了好日子。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内在动力。
甘肃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天蓝水清的美丽家园,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让蓝天更蓝。
近年来,甘肃建立研判分析、调度预警、监督帮扶、约谈提醒管理制度,全面开展重污染天气防控、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空气质量改善行动,持续提升空气质量。
据统计,我省已建成36个环境空气质量国控自动监测站点、112个省控监测站、1000余个区域微型监测站,全面提升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监管能力;制定《甘肃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推进钢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开展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实施兰州、金昌、武威、临夏4市(州)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项目……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卫蓝天措施,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
离开兰州十年之久的李芳琪今年再次来到兰州,她由衷地感慨:“如今的兰州,天蓝水清,空气清新。”
让净土更净。
我省持续开展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严格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环境管理,动态更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和关闭搬迁优先监管地块清单,对已纳入“名录”的218个地块实施重点监管。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及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推动地下水环境分区管理、分级防治。加快推进兰州、金昌、天水和兰州新区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启动新污染物监测试点工作,在新污染物治理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今,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推进,陇原大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新图景跃然眼前,不断优化的生态已成为甘肃的最美底色。
守生态底线助推高质量发展
生态兴则文明兴。
近年来,甘肃坚决扛起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倒逼和促进作用,持续加力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黄河流域警示片问题整改,深化区域流域生态环境应急联防联控机制,有效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甘肃印发实施《甘肃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有效防范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白银、酒泉和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甘肃民乐工业园区成功申报国家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白银市入选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在核与辐射安全领域,甘肃持续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落实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开展核与辐射安全隐患排查和伴生放射性固体废物专项排查。统筹开展辐射环境例行和专项监测,积极推进金塔前沿站试运行进程,启动我省辐射事故应急预案修订工作。
为强化重要生态空间生态环境安全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落实秦岭地区跨区域生态保护协同合作机制,印发《关于加强甘肃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开展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甘肃片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状况评估,完成羌塘三江源甘肃片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推进祁连山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试点、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地面监测站建设。
同时,甘肃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防控,动态更新重点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一河一策一图”,常态化开展环境应急演练,科学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防风险、守底线、护安全,最终目的都是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环境支撑。
我省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立足生态环境领域工作实际,出台配套政策文件和实施细则,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提升环评审批效率。实施制度创新,推行“1+3”项目审查要素清单机制,不断压缩审批时间,将报告书由法定的60天提速为20天完成审批。目前,2024年300个省列重大项目已完成环评审批234个,涉及年度投资额1955.4亿元。全省共审批环评项目2014个,涉及投资5003.08亿元。
推进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建设。将13个项目纳入国家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库。推进兰州市气候投融资试点项目建设,11个气候投融资重点项目与金融机构达成融资合作意向。依托兰州市试点运行经验,设立并运行“甘肃省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已有15个项目获得支持。
积极争取国家试点支持。兰州、临夏、金昌、武威4市州被纳入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获得国家48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张掖、白银、兰州、定西四市被纳入国家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推动43个再生水循环利用项目实施。兰州、金昌、天水和兰州新区被纳入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推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推动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加大产业链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凝聚起全省绿色环保产业链发展的强大合力,推动产业链建链、补链、延链、升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2023年以来,全省绿色环保产业链新增签约项目286个,新增落地资金72.97亿元。
从“浅绿”走向“深绿”,让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协同共进。绿色,已成为甘肃高质量发展最鲜明、最浓重、最可靠的底色。
新征程上,甘肃将继续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切实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统筹抓好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努力推进山川秀美、生态优良的美丽甘肃建设,让陇原大地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记者顾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