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绿色有机农业乘势而上 ——西宁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系列报道之三

“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四地”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把脉青海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和区域特征,亲自为青海推动高质量发展擘画的重大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四地”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把脉青海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和区域特征,亲自为青海推动高质量发展擘画的重大战略。

  按照这一战略要求,西宁市上下以走在前作表率的使命担当和行动自觉,深入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让更多“西宁产”走上高质、高量的发展之路。作为推动“四地”建设的创新举措,青藏高原绿色低碳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应运而生。

  走进青藏高原绿色低碳农业科技服务平台,舒适现代的装修风格与“一廊、三部、一商城”的规划布局让人眼前一亮。从西北地区第一张农业碳票的发行到助农科技服务,这里成为全市绿色农业发展的窗口,也成为推动西宁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平台。

  先行先试 多个“第一”从这里诞生

  2024年9月29日,西宁市城北区举办农业碳汇碳票发行仪式,全区首张农业碳票正式发行,这也是西宁市乃至青海省发行的第一张农业碳票。

  农业碳票是什么?与青藏高原绿色低碳农业科技平台有什么关系?带着疑问,记者走进青藏高原绿色低碳农业科技平台。

  青藏高原绿色低碳农业科技平台是一个综合性多功能服务平台,平台总体分为“一廊、三部、一商城”,旨在创新载体以农业碳汇带动全区乃至全市、全省的碳普惠体系建设。

  “第一张碳票是在我们平台通过专家库成员认定完成的,当天的发布仪式我们还召开了首个零碳会议。”碳慧(青海)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高源说,碳票的发行,标志着西宁在绿色有机农业这条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碳票与西宁绿色有机农业的故事说来话长。去年,碳慧(青海)科技有限公司按照国际国内相关标准,通过高精度卫星定位以及实地勘测,选择圈定了大堡子镇1000亩农田,并采集了多份土壤样品,送交青海农林科学院土壤所实验室进行了精确检测。经计算,这1000亩农田未来五年内,在保护性耕作模式下可固化1137吨二氧化碳,也就是1137吨的碳汇量。

  简言之,这1000亩农田在保护性耕作模式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137吨,让绿色农业在发展中实现生态保护。

  农业碳票的发行,是西宁市强化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战略的具体行动。它通过低碳、零碳产品的打造,不仅提升了全市农产品的生态附加值,进一步加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的优质优价输出,增强市场竞争力,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绿色、低碳的消费选择。

  创新引领 让更多碳票变钞票

  碳票的发行是生态价值转化的重要一步。

  “农业领域的碳排放量占全球总碳排放量的17%以上,农业碳汇是国家‘双碳’目标的基石之一。以西宁215万亩农田为例,若全部开展农业碳汇行动,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43万吨,价值4085万元。这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还为城市碳普惠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高源表示,为了让农业碳汇实现价值转换,发行仪式上,1137.48吨碳汇由三家外地单位以55元一吨的价格认购了840吨,剩余297吨由城北区政府购买用于抵消碳票发行仪式上产生的碳排放。

  此次碳票的发行,通过将碳减排量量化、确权,并转化为可交易的碳票,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实现了全市从无到有的突破,成为西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一大亮点。

  在农业碳票发行的基础上,青藏高原绿色低碳农业科技平台还根据其定位,助力“四地”建设。

  青藏高原绿色低碳农业科技服务平台的主体部分是由科技赋能部、产业加速部、低碳赋能部和零碳商城组成的“三部一商城”体系。

  零碳产业部可以为企业进行碳足迹核算、碳标签签发、零碳产品认证,经过碳足迹认证的产品,会进入零碳商城销售。科技赋能部可以进行创新技术孵化,让更多外地的优质绿色技术适应青海。科技情报收集组可以主动、及时、大量收集科技信息,并发布给企业,帮助企业消除信息差。科技咨询服务可以协同各科研机构,为园区企业和周边农户提供各类技术支持服务。

  对青藏高原绿色低碳农业科技平台来说,助力农业绿色发展只是起点,该平台在建设之初就将建设碳普惠城市作为目标,为西宁践行“双碳”目标打下了基础。

  科技赋能 “能源草”成功落地

  低碳不仅是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更是践行“双碳”目标的必经之路。

  在西宁,“太空芦竹”的试种,成为城市低碳发展的全新路径。

  “太空芦竹”也称为“能源草”。经过太空育种改良的能源草种,克服了喜温惧寒的短板。2024年8月,由城北区政府和青藏高原绿色低碳农业科技服务平台牵头在大堡子镇试种了100亩太空芦竹。试种成功后,太空芦竹便可连续收获十年,一年的亩产在8吨左右,产量稳定且价格低,可以加工成生物质颗粒代替煤等传统燃料。

  “太空芦竹熬过这个冬天就算试种成功。这标志着我们在寒冷地区试种能源草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不仅为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也为青藏高原的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高源对太空芦竹在西宁的试种充满信心。他表示,不久前,他刚去试种太空芦竹的温室大棚,里面绿意盎然,充满希望。

  作为青藏高原绿色低碳农业科技服务平台首次孵化的技术,太空芦竹的试种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作为生物质能源,太空芦竹在工业生产、居民取暖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高源表示,经过他的调研,在城北区盐庄附近的一些地区,大部分居民依旧靠生炉子或空调取暖,既不环保也不经济。未来,他们有望使用太空芦竹加工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取暖,不仅提升了生活品质,还解决了烧煤取暖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第一个碳中和会议、第一张农业碳票、第一次试种能源草……这些“第一”成为西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的里程碑。如此种种科技赋能和低碳、零碳的打造,目的只有一个——实现绿色发展,为“四地”建设添砖加瓦。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中企查策立场,中企查策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政策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政策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青海省政策

青海省 “代众查策小助手” 专线:0451-81320128转807 邮箱:daizhongshangdazhongchua@lr5.cn

为您推荐

【省财政厅】青海省下达6.44亿元资金助力发展“高精尖”

 1月3日,来自省财政厅的消息,截至去年12月底,我省聚焦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带动引领作用,累计下达科技专项资金6.44亿元,较上年增长6.8%,为推动全省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财力支撑保障。

【省发展改革委】青海:强化系统协同加力 促进统一大市场建设

 1月3日,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消息,2024年以来,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市场监管局着力健全系统协同高效工作机制,推动统一大市场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在释放市场活力、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循环畅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青海能源集团成为青海省首批通过数字化转型贯标的“三星级”企业

 1月7日,记者从青海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获悉,青海能源集团荣获国家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星级贯标评估“三星级”认证,成为全省首批通过数字化转型贯标的“三星级”企业,为青海能源集团全力打造“安全、高效、智能、文明、和谐、绿色”的智能化煤矿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和煤炭产业新型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海省食品级氧化镁成功开拓欧美市场

  1月6日,记者从西宁海关了解到,日前,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工业园的青海创信电子材料有限公司1万吨食品级氧化镁生产车间内,一批食品级氧化镁经装料、煅烧、分拣、包装等工序生产下线后顺利出口德国,填补了青海省食品级氧化镁产业的空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