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西宁市委着眼满足青年群体精神文化、社会交往等现实需求,面向全市青年开展“青年夜校”,为西宁青年搭建学习、交友、解压的平台,精细服务青年群体新需求。2024年全年累计推出“西宁青年夜校”28期,开设各类公益课程140余节,青年累计参加2800余人次。
共青团西宁市委着眼满足青年群体精神文化、社会交往等现实需求,面向全市青年开展“青年夜校”,为西宁青年搭建学习、交友、解压的平台,精细服务青年群体新需求。2024年全年累计推出“西宁青年夜校”28期,开设各类公益课程140余节,青年累计参加2800余人次。
西宁市设计发放青年夜校需求调查问卷1000余份,摸清青年群体在课程设置、收费标准、时间安排、场地选择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收集青年意见建议,根据青年兴趣爱好、业余时间实际,灵活设置课程内容、频次和时长,切实提升青年夜校课程吸引力。深入把握西宁青年认知特点,坚持寓教于学、寓文于课,使“青年夜校”贴近青年实际、融入青年生活,吸引青年静下心来掌握文化知识、提升内在素质、锤炼技能本领。邀请名家大师、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参与授课,推出咖啡拉花、螺钿胸针、掐丝珐琅、形体瑜伽、有氧健身、中医养生、茶艺、插花等丰富多样的课程服务,让青年便于参加、乐于参加,信得过、学得好。
办成青年受益“民心工程”,聚焦青年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现实需求和兴趣爱好,发挥青年之家阵地优势,突出公益属性,满足青年差异化需求,成功打造青年提升“充电站”,织密青年赋能“服务网”,丰富青年社交“新场景”,激励青年弘扬社会文明风尚,让青年精神世界更加充盈。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中企查策立场,中企查策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政策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政策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冰雪,带给人们的似乎是寒冷,但在青海,这种寒冷却因各种冰雪旅游项目,变得越来越热。
招商引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地区跨越发展的“动力引擎”。
1月15日,记者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为提高当地养殖户牛羊出栏检疫申报主动性,海北藏族自治州制定出台《促进州域牛羊出栏奖补方案》(下称《方案》),将动物产地检疫作为奖补资金申请的重要依据。2024年,海北州牛羊出栏量达183.73万头只,完成牛羊产地检疫118.56万头只,出栏量和检疫率较奖补实施前分别提高29.01%和39.24%。
2024年,海北藏族自治州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新路径,全力推动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全州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5亿元,村均53.8万元,74个村年收益超50万元,占比34.58%,达到“强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