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川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以民为本,循法而行,在治安环境交出满意“答卷”的背后,体现了法治银川建设的进程中,全面依法治市实践的不断丰富,法治政府建设成果的不断展现,让市民感受到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晴空万里,春光明媚,市民在典农河畔投喂红嘴鸥

家门口的游乐场

市民在森林公园足球场绿地放风筝

日前,在2022~2023年度“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发布盛典”上,经过美好生活综合满意度等各方面综合评审,银川入选中国“十大大美之城”,成为西北地区唯一获评城市。在评选过程中,针对城市的20多项满意度指标中,银川有13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治安状况和生活便利的满意度高出全国均值7个百分点以上,位列省会城市、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前五名。

以民为本,循法而行,在治安环境交出满意“答卷”的背后,体现了法治银川建设的进程中,全面依法治市实践的不断丰富,法治政府建设成果的不断展现,让市民感受到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年来,银川市坚持以加快法治银川建设为目标,以争创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市为抓手,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牵头抓总,把关定向,着眼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紧盯社会大局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共同体”,擦亮“平安银川”新名片。

强化打防管治

“闯卡车辆沿宝湖路自东向西行驶,目前已快速通过通达街路口。”去年12月6日夜间,银川市公安局情指中心发布指令,调动交警、治安警、特警等警力层层设卡堵截,形成合围之势,仅用数分钟便将驾车逃窜的盗窃柴油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这是银川公安机关强化治安掌控力的生动表现,也是银川公安打造立体防控体系、筑牢防控体系根基的缩影。

近年来,银川市公安机关严格落实社会面巡逻防控“四项机制”,在全市划分三级警防区,建成7个街面警务站、90个“1、3、5分钟”快反处置圈、462个社区警务室,依托智慧街面巡防模块,着力打造勤务力量精确投放、路面巡防与视频巡防深度融合、巡处一体化与社区警务无缝对接的智慧巡防模式,达到快速反应、关门落锁的合围效应。

通过高密度设卡临检、地毯式清查整治、全覆盖巡逻防控,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和治安震慑力、掌控力显著提升。同时,通过高压严打“盗抢骗”“黄赌毒”等突出违法犯罪,巩固深化“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成果,扎实推进“大收戒”“清源断流”等系列专项行动,严打毒枭毒贩、严控制毒物品、严堵运输通道、严管重点行业,最大限度减轻毒品社会危害。

此外,严厉打击“食药环”和知识产权领域违法犯罪,最大限度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破获一批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重大案件,净化了社会环境。

构建智慧警务“大平台”

“怀远夜市现在人越来越多,每到节假日更是热闹。我在这里摆摊,天天能看到警察在执勤巡逻。秩序好、安全,生意才更好做!”作为银川极具代表性的网红夜市,每天全国各地前来怀远夜市“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在这里经营煎饼摊位的张先生说起怀远夜市的治安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除了怀远夜市,宁阳广场也是新晋的“网红”市场,两个市场日均人流量超过5万人次。而怀远警务站就与两个“网红”市场一路相隔。

怀远警务站加大覆盖触角,织密人防、技防、物防“三网”,依托“1、3、5”快速反应机制,通过建立“立体化警格+网格巡防”工作机制,组建“6+1石榴籽”巡逻队,开展巡逻防范、反诈宣传、安全检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确保及时发现、查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在重大节假日期间,实行“专群交替、时段互补”的动态巡防方式,会同应急管理、综合执法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把多警种协同作战模式灵活运用于维护稳定、治安防控、行政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展现了“密防快反”的威力。

近年来,银川市公安机关全面提升公安工作大数据建设应用能力现代化水平,目前,建成统一标准、实时同步、互联互通的银川公安大数据中心,整合汇聚政企警多源数据若干,构建起全方位获取、全网络汇聚、全维度整合的大数据网络和覆盖全警、统筹利用的数据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同时,研发数据分析模型328个,推出“凤城警眼”“清风捕手”等实用好用的技战法模型114个,一体打造感知防控网和移动警务云。在全国率先完成“智慧街面巡防”“智慧内保”等9大业务模块建设并全面落地应用,向基层提供数据汇集、分析研判、预测预警、指挥调度、流程监督、动态管控、业务回溯、考核考评等能力支撑,引领警务机制向主动警务、智能警务、可视警务变革。

此外,深化拓展“物联网+社区警务”应用模式,建成智慧安防小区1003个,改造老旧小区468个,创建“零发案”小区893个。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

作为司法行政系统的最基层单位,也是打通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司法所发挥着“螺丝钉”作用,夯实法治社会建设的“地基”和“梁柱”。银川市司法局坚持把人民调解作为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平安银川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高位推动、条块联动、多元驱动、资源互动,深入推进“塞上枫桥”人民调解品牌建设,更好地助力平安建设升级,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群众有期盼,调解有回应。近年来,银川全面提升人民调解“城市网”“农村网”“单位网”“行业专业网”建设水平,全市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矛盾纠纷内部化解,行业、专业领域矛盾纠纷本领域内化解,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不出县(市、区),矛盾不上交。

从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的贫困小村庄发展为有6万多人的现代化小镇,永宁县闽宁镇成为易地搬迁脱贫攻坚的典范。为防止村民因案返贫,2021年,永宁县司法局专门成立了闽宁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李小燕调解工作室,李小燕每天用心用情处理百姓身边的纠纷,解决大伙的烦心事。自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共调解包括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名誉权纠纷、债权债务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177件,为群众挽回损失700多万元。兴庆区大新司法所,专职人民调解员王永曾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有一套自己的理念,形成了“望闻问切”人民调解工作法。2022年7月,兴庆区司法局打造了“王叔评理说事点”,自挂牌成立以来,成功化解涉及婚姻、土地、拆迁、人身损害等案件80余件。近年来,银川市建成了一批特色调解工作室,在矛盾纠纷化解、提高人民调解工作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法治手段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两年多来,累计接待群众咨询330人次,化解矛盾纠纷3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4%。良好的法治环境,让老百姓的幸福感满满。

法治思维助推平安建设

为助推平安银川建设,银川市各级检察机关始终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位,与公安、法院密切配合,依法打击各类犯罪,当宽则宽,该严则严,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高品质公共安全。与此同时,全市检察机关还贯彻以更强监督融入社会治理。注重从个案办理向类案监督延伸,抓末端“治已病”,更抓前端“治未病”,注重诉源治理,把“法”说透,把“理”讲清,通过组建“多元化解+公开听证+司法救助”专业团队,促成轻刑案件刑事和解,减少了社会对抗。深化做好公益诉讼检察。把诉前实现维护公益目的作为最佳司法状态,在生态环境保护、食药安全、安全生产、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制发诉前检察建议,实现以“我管”促“都管”,倾力守护人民美好生活。

如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治安环境,让群众切实感受法治力量带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也是近年来银川市各级人民法院一直努力的方向。在市域治理过程中,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始终坚持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主动把法院工作融入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全力做好防风险、护安全、保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的法院效能。通过充分发挥刑事审判惩戒、震慑、预防功能,依法打击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类刑事犯罪。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工作,有力保障经济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组建速裁审判团队,将调解理念贯穿全过程,案件平均审理天数缩短至25天。积极探索裁判文书改革,对于集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案件,推行要素式审判法,使开庭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积极推行网上调解、网上开庭等在线诉讼模式并常态化推广运行,提供多元化多途径解决纠纷方案。

平安,民生所盼、发展之基。银川市将坚持主动作为、多方联动,建立风险预警防控新机制,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大力推进以网格化服务管理试点为载体,实现发案少、治安好、群众满意为目标,为“平安银川”建设带来新气象。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代众查策立场,代众查策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政策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政策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