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完善三亚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2022年3月23日,三亚市印发《三亚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将《规划》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
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加快推进,我市再生资源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市场发展潜力很大。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对于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推进自由贸易港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促进垃圾分类和无废城市建设,实现绿色增长、引导绿色消费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三亚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要求,科学合理完成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设置规划的编制工作,结合我市再生资源发展情况编制了《规划》。
二、编制依据
主要依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96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2〕109号)、《海南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海南省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规划(2021-2025)》(琼商建〔2021〕71号)、《三亚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工作方案》(三府办〔2020〕77号)、《三亚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相关文件精神。
三、主要内容
本《规划》共10部分,分别是前言、“十三五”期间再生资源发展情况、国内外经验借鉴、面临形势与挑战、总体思路、空间布局、主要任务、环境评估、保障措施、组织实施。
(一)发展目标
到2025年,建成以三亚市再生资源集散中心为载体的绿色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覆盖全域、全产业链服务网络为支撑,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回收方式多元化、重点品种回收率较高的回收体系示范城市。
本规划发展目标要求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平均回收率达到90%以上,垃圾可再生资源回收率达到33%,达到国际回收利用水平;实现90%以上回收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85%以上的再生资源进行规范化交易和集中处理,实现全市社区及乡村回收网点全覆盖。培育4家左右再生资源回收骨干企业,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到21.15万吨。行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大幅提升,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规范化运行机制基本建成。
(二)空间布局
全市布局再生资源N站(点)、四个分拣中心、一个集散市场(回收利用基地)、一个平台空间布局体系。
1.站(点)布局:完善社区每1000-1500户居民设置1个回收站(点)、每个行政村设置1个回收站(点)的回收服务网络。大专院校、医院、风景区、机场码头、大型商场、批发市场等布局1个。2025年全市回收站点达到243个以上。
2.分拣中心布局:按照综合型分拣中心和专业分拣中心的定位,进一步完善吉阳区、天涯区、崖州区、海棠区分拣中心规划建设。
3.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布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集散中心)布局于三亚市天涯区育才生态区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用地约200亩。主要规划建设再生资源商品交易区、分拣加工区、仓储配送区、商品展示区、配套服务区、信息中心、再生资源环保教育基地和培训中心,并配备污水排放处理设施和安全消防保障设施。
(三)主要任务
共11项任务: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废旧物资回收专业化、深化推进“两网融合”发展、培育市场主体壮大市场规模、建立完善回收配送运输系统、建立再生资源交易管理平台、创建运行有序的营商环境、加强再生资源科技人才培养、建立再生资源回收评价制度、开展行业统计工作、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重大问题,推进三级绿色回收体系建设,统筹推进网点规划建设的实施。
2.落实用地需求。各区按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土地需求,根据各区国土空间利用规划和分拣中心选址条件,提出分拣中心选址意见,将分拣中心项目用地纳入市域国土空间利用规划。
3.加大政策引导。按照向公益性品种、向产业集聚和向科技创新倾斜的原则,积极争取国家以及省级财政支持。加大对回收企业招工及员工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4.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市场管理相关制度,加强对回收市场经营行为的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政府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