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甘肃省联合科研基金项目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强科技行动决策部署,围绕重点领域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我省特色优势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省科技厅联合金川集团、酒钢集团、兰石…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强科技行动决策部署,围绕重点领域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我省特色优势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省科技厅联合金川集团、酒钢集团、兰石集团、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省中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和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等9家资助单位实施甘肃省联合科研基金项目。

依据《甘肃省联合科研基金项目管理办法》,于近期组织开展2023年度甘肃省联合科研基金项目(以下简称省联合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

省联合基金项目分为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三类。其中,重大项目参照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管理,重点项目参照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管理,一般项目参照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管理,项目执行期均为3年。

二、申报要求

1.省联合基金项目须严格按照项目指南(详见附件)组织申报和推荐。申请人须对照指南申请代码填写申报材料,研究内容、目标任务须根据指南要求和经费额度科学合理设置。不受理指南范围以外的申报项目。

2.省联合基金项目面向全省征集,申报单位应为省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和企业等,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人才团队和科研基础条件保障,运行管理规范,科研及社会信用记录良好。

3.项目负责人应为申报单位在职人员,年龄不超过55周岁(战略科学家可适当放宽),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博士学位,主持过国家、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课题)。

4.重大项目实行联合申报机制,资助单位牵头申报可联合省内外科研团队组织申报,非资助单位作为申报单位必须联合资助单位的科研团队申报(需提供项目合作协议)。

5.同一项目负责人本年度只能申报1项省联合基金项目,在研其他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科研人员可以申报本年度省联合基金项目。

三、申报流程

1.网上申报。登录省科技厅网站“甘肃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网址: https://xm.gskeju.cn),按要求填写申报材料。申报截止时间:2023年6月16日18:00。

2.审核推荐。请各申报单位在规定时限内组织完成项目申报和推荐工作,指导申报人做好材料填报工作,对申报材料及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审核。

3.申报材料。申报单位通过甘肃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提交项目申报材料及项目电子申报书,经推荐单位审核通过后,申报单位通过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打印并报送纸质申报书(1份),未审核通过的项目无需报送纸质材料。各推荐单位于项目申报截止后5个工作日内将项目推荐文件和汇总表送至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省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四、联系方式

省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张丽坤0931-8635730;严玉峰0931-8732592

省科技厅基础研究处:吴  东0931-8828052;陈录元0931-8735067

管理系统技术支持:0931-8817548

附件:2023年度甘肃省联合科研基金项目指南

甘肃省科技厅

2023年5月12日

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甘肃省联合科研基金项目的通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代众查策立场,代众查策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政策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政策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甘肃省政策

甘肃省 “代众查策小助手” 专线:0451-81320128转807 邮箱:daizhongshangdazhongchua@lr5.cn

为您推荐

全省绿色贷款余额突破4000亿元

今年以来,人行甘肃省分行围绕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持续完善政策体系与配套服务,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深化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加快推进绿色金融试点、加强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引导全省金融机构助推甘肃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截至目前,全省绿色贷款余额突破4000亿元。

甘肃省大型科研基础设施与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服务平台上线

甘肃省大型科研基础设施与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服务平台日前上线。作为全省大型科研仪器设施开放共享的网络核心节点,该平台的上线更加有利于整合全省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各类科研设施与仪器资源,可以更好服务于我省科研人员、中小企业在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过程中的科研仪器、设施需求,为全省科技创新蓄势赋能,注入澎湃动力。

甘肃省第五届“创新杯”工业设计大赛收官

甘肃省第五届“创新杯”工业设计大赛颁奖活动12月11日在兰州举行。副省长雷思维出席并讲话。

我省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今年,省工信厅会同相关部门强化财税、金融、科技、产业、人才等政策协同,全链条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大力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省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187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9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