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拟获粤莞联合基金项目立项及资助经费再创新高

近日,省基金委发布了2021年省市联合基金项目拟立项公示。我市共有173项拟入选2021年粤莞联合基金项目,拟获资助经费共4960万元,同比增长52.15%,位列全省第三,与我市财…

近日,省基金委发布2021年省市联合基金项目拟立项公示。我市共有173项拟入选2021年粤莞联合基金项目,拟获资助经费共4960万元,同比增长52.15%,位列全省第三,与我市财政投入经费(4500万元)比率为110.22%。其中,松山湖功能区拟获立项146项,资助经费4020万元,占比均超八成。

近年来,我市围绕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以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东莞理工学院等重大平台为主阵地,从全链条创新的角度强化源头创新,大力推进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争取省科技厅和省基金委支持,设立粤莞联合基金。2019年8月份,我市联合省科技厅和省基金委设立5年2亿元规模的粤莞联合基金,每年投入4000万元支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省科技厅1000万元,市财政3000万元)。2021年,我市积极沟通协调省科技厅、省基金委,将粤莞联合基金规模扩大50%,即从2021至2023年,省市区(松山湖高新区)每年联合投入6000万元支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二是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稳步增长。2018年以来,我市先后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联合基金项目、重点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取得零的突破,共计承担项目240项,获资助经费9388.5万元。自2019年起,省科技厅聚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8大学科领域设立省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针对制约我省重点产业领域及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需求,依托重点机构和团队,强化基础前沿研究。目前已组织实施3批次,累计支持29项。我市承担4项,资助经费达1.724亿元。今年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获立项的《自支撑二维材料制备与新概念器件基础研究》项目,有望突破单晶二维材料生长、大面积自支撑薄膜规模制备等关键科学问题,通过设计并制造全新声学芯片和声学器件,将为声学产业革新、智能生活升级、国防建设完善提供关键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

三是推动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东莞理工学院等重大平台高校开展基础研究。散裂中子源自2019年2月2日完成首轮开放运行任务以来,已开放了六轮,完成了600多个课题。服务用户包括美国、英国、香港、澳门等境外高校院所,以及华为、紫光等企业。依托大科学装置,加快布局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科技基础支撑服务平台,推动大科学装置与前沿技术平台的链式协同,为产业技术突破提供支撑。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自2018年启动建设以来,科学技术研究水平稳步提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重大项目、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90项,项目总经费约4.3亿元;发表文章超过1380篇,包括7篇Nature正刊文章以及多篇Nature子刊、PRL、Adv.Mater等国际一流期刊文章。实验室研究成果“实现尺寸最大、晶面指数最全单晶铜箔库的可控制备”,成功入选2020年中国重大技术进展;“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研制出高温块体金属玻璃”入选“2019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为解决金属玻璃新材料高效探索的难题开辟了新的途径,也为新型高温、高性能合金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东莞理工学院建设各类省级科研平台26个,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博士、博士后等近700人。2018年以来,承担和参与国家、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18项获资助5500余万元,承担国家、省基础研究项目323项获资助7549.5万元。工程科学和材料科学等2个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代众查策立场,代众查策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政策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政策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返回顶部